【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飛機趣味知識》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有趣的冷知識有哪些?
2、關(guān)于航天的趣味小知識
3、關(guān)于航空航天的知識、趣聞。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飛機趣味知識》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有趣的冷知識有哪些?
有趣的冷知識介紹如下:
1、沒有一張紙可對折超過9次。
2、根據(jù)統(tǒng)計每年驢子所殺的人比飛機失事所死的人還多。
3、人睡覺比坐著看電視所消耗的卡路里還多。
4、第一種有條形碼的對象是香口膠。
5、Wright's Brother 發(fā)明飛機后第一次試飛的路程比一架波音747飛機的飛機翼還短。
6、1987年,美國一間航空公司將每個頭等機位的飛機餐減少一粒橄欖后,節(jié)省了約10萬美元。
7、很多人每早起來都喝一杯咖啡提神,但其實一個蘋果比一杯咖啡還有效。30張意味深長的照片
8、你的家中多數(shù)塵埃都是你的死皮。
9、洋娃娃 Barbie 全名是Barabra Millicent Roberts。
10、希特勒的媽媽在懷有希特勒時曾認真地考慮墮胎,不過被醫(yī)說服,結(jié)果把他生下來。
關(guān)于航天的趣味小知識
1. 在失重情況下航天員是否很難進入睡眠狀態(tài)?
這是個值得討論的問題,因為影響睡眠的原因有很多。首先,要分航天員在太空的工作是一班制還是二班制。在國際空間站和大多數(shù)航天飛機上,所有的航天員都是同時睡覺,他們將睡袋掛在自己喜歡睡的地方,如墻上、墻角、天花板上等等。當航天員實行倒班工作制時,像包括空間實驗室在內(nèi)的一些航天飛機上,航天員睡在一個小的鋪位上,將它關(guān)閉后,可以隔絕工作室傳來的噪音。開始,航天員有些不安的感覺,覺得自己躺在一個狹窄的鞋盒中,而且大多數(shù)航天員出現(xiàn)10-15秒的背部感到舒適的錯覺。
然而,當你打算睡覺的時候,你需要習慣你的背部和側(cè)面沒有感覺,事實上你是在睡袋中漂浮著,只是用繩子將你倒掛著,因而那種使得你昏昏欲睡的重力感覺是不存在的,也有些航天員對此還不太適應。他們毫無睡意,緊張得必須吃安眠藥才能睡著。另一些人即使是在這種特殊環(huán)境下也能睡得很香。
需要補充的是:如果睡覺的時候你的頭部處在不通風的地方,呼出的二氧化碳會聚集在你的鼻子附近,當你血液中的二氧化碳達到一定程度的時候,腦后部的一個報警系統(tǒng)就會發(fā)出警告,使你驚醒,會感覺呼吸急促。這時,你走幾步或換個地方,又可以沉睡了。
2. 航天員在太空中穿衣服時會有什么特殊的感覺嗎?
航天員的航天服除了在舒適性和安全性上有特殊要求以外,通常和我們在地球上穿的沒什么差別。例如,衣服必須由防火材料制作。當在失重情況下穿航天服的時候,航天員實際上就是在衣服內(nèi)漂浮,只有當衣服碰觸到肌膚的時候,才會感到是穿著衣服。
3. 太空中漂浮很有意思么?
航天員們都認為一旦適應微重力環(huán)境后,在太空中漂浮是非常有趣的。順便說一下,科學家們不喜歡將微重力稱為零重力,這是因為除非你正好站在圍繞地球做自由落體運動太空船的中心位置,此外你就不可避免的受到來自微小的加速度和潮汐的影響,即使它們的作用很小,只有地球引力的百萬分之一,我們也不能認為它是無重力或0重力。這就是我們?yōu)槭裁捶Q之為失重的原因。
在微重力環(huán)境下生活是很有趣,不同人的感覺也不同。第一次參加太空飛行的航天員,在進入太空后的頭兩三天,約有30%-40%的人出現(xiàn)“空間適應性綜合癥”(它是運動病中的一種),其他人不會出現(xiàn)這種癥狀。血液流向上身,使鼻竇和舌充血,影響人的感覺,一周左右的時間,航天員體內(nèi)就會出現(xiàn)適應失重的反應。
在失重情況下,脊椎由于沒有重力的作用而變長了,使得人變高了(長高1-2英寸)。在失重情況下,當所有的肌肉放松的時候,就會出現(xiàn)大腿輕輕的向上抬起,胳膊向前方舒展開,身體略微弓著,仿佛是在水中一般。由于沒有“上”或“下”的感覺,需要依靠別的標志來確定“上”和“下”,在航天飛機內(nèi)部設(shè)計時,考慮用天花板和地板的不同來定位。
在微重力的情況下,航天員常常產(chǎn)生錯覺。當航天員告訴自己的大腦哪個方向是“上”,它立刻會認為那是錯覺。這樣,在太空定位、轉(zhuǎn)移或運動等感覺與在地面上不一樣。在太空行走是非常輕松的,航天員很快就習慣到處行走和用固定足的方法將自己固定在空間站上。穿上航天服在太空中行走變得困難得多,這是因為工作服體積大,就像套上一個氣球,視覺和觸覺都受到了限制。
4. 你可以穿多長時間的航天服?
一般可以穿5-7小時。當然也要視航天服的中的可消耗材料的情況,例如氧、電量、冷卻水等。航天服簡直就是小型太空船,穿航天服工作是很辛苦的。穿著的時間也與穿著者對舒適性和耐磨性要求有關(guān)。
5.如果在太空中遇到骨折或重病如何處理?
幸運的是,美國宇航局上天的120名航天員從來沒有碰到這種情況。在早期曾發(fā)生過阿波羅13號航天員佛瑞德尿感染的問題及小規(guī)模的流感的問題。太空船上總會帶上足夠的藥品以應付這些突發(fā)事件。一旦在圍繞地球飛行過程中發(fā)生意外,不管是在航天飛機上或在國際空間站,都要以最快速度將航天員送回地球。美國宇航局也為國際空間站開發(fā)了一個大型的七人座的返回艙,是為在特別情況下作為“太空救護車”使用的。
如果發(fā)生骨折,在太空船上也準備了固定骨骼的器材。當人類出發(fā)進入外太空,比如在探險火星的時候,太空船上將攜帶醫(yī)療設(shè)備,有一名或多名航天員是經(jīng)過良好的醫(yī)學知識訓練的,他們可以進行救護和治療。因為在這種情況下,短期內(nèi)返回地球是不可能的??赡芮闆r下,飛船上將配備經(jīng)驗豐富的醫(yī)生。
6. 空間站可以能容納多少人?
國際空間站最多能容納7名航天員。航天員的人數(shù)從開始的3人增加到6人,到2003年增加到7人(但現(xiàn)在由于空間站上資源的問題,只有3名航天員在空間站上-譯者)。當然,在一次意外中不可能所有的工作人員都立刻返回。這就是美國宇航局為什么要改進返回艙,以便比俄羅斯聯(lián)盟號太空船可以容納更多人員的原因。
7.空間站上的航天員在太空中是怎樣打發(fā)業(yè)余時間的?
他們根據(jù)自己的不同喜好,各有偏重。在飛行中,他們可以各自選取自己喜歡的娛樂。有的可以利用膝上型電腦看書或給家人發(fā)郵件,有些人在聽音樂或玩游戲,再有些人就是與地面的親友打電話或與其他同事聊天??墒墙^大多數(shù)航天員在剛進入空間站時,大部分業(yè)余時間是站在窗旁,眺望宇宙和注視著地球從空間站下消失。
8. 國際空間站的航天員是如何挑選出來的?你對此有何看法?
任何身體狀況良好,符合航天員基本要求的成年男女都可以被選拔出來參加航天員訓練。要成為國際空間站的任務專家或航天員,最低要求是至少獲得一所國家承認院校的工程、自然科學或數(shù)學學士學位,在這一領(lǐng)域有三年以上相關(guān)工作經(jīng)驗,更高的學位將更合適。航天飛機駕駛員至少要有1000小時的噴氣式飛機的飛行經(jīng)驗,其視力要比專家好。競爭是相當激烈的,每兩年平均有4000名申請者角逐20個名額。定期征募航天員。
9. 你們是如何繪制太空圖的?如何知道應該往哪個方向前進?
讓我簡單介紹一下,要完全理解這個復雜的問題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你確實需要進入大學進行系統(tǒng)的學習。
最基本的是你需要知道宇宙是由三個空間構(gòu)成,所以你應確定自己在這三個軸構(gòu)成座標系統(tǒng)中的準確位置。在天文學領(lǐng)域,航天員是用方位角、海拔、赤經(jīng)、距離和時間來繪制太空圖的。
在太空飛行的時候,我們的三個座標定為X、Y、Z。然后所有的人都有一致的參照系統(tǒng),即座標系統(tǒng)的位置和方向,以此來進行測量和定位。一般這個系統(tǒng)以地球中心為原點。Z軸向上,X軸和Y軸在同一平面上。有時候可以假設(shè)它是隨著地球旋轉(zhuǎn),有時候它是固定在太空中。這套“參考系統(tǒng)也可以裝載你的便攜電腦上。
太空船(還有所有現(xiàn)在的大型飛機上)都安裝了一套導航系統(tǒng),可以知道在它的三個坐標附近的飛行物的運動,不斷地計算飛船相對與參照系統(tǒng)的變化。當然,通過看所指定的靶,也可以預測其前往的方向。而且很快的,你就知道你在什么方位和前往的地方,如果偏離了設(shè)定的航線,還可以考慮進行相應的調(diào)整。
10. 航天員在太空中使用什么樣的餐具吃飯?它們有什么不同嗎?
航天中使用的是普通的餐具,像刀、叉、勺,與地球上使用的相同。航天員吃的大部分食物和飲料可以放在容器里。不同的是,當要吃這些食物時,它們會漂浮出來。一些食物,像在制備豌豆、豆等時要加入沙司,這樣它們就會粘在餐具上。食物有熱菜、涼菜或冷凍的。飲料是裝在一些可壓擠的瓶子中,像運動飲料瓶。但是有些事情航天員很難適應,他們常抱怨在長時間的執(zhí)行任務中,無法得到新鮮的蔬菜和口味清新的咖啡。
順便提一下,在俄羅斯的和平號空間站,一旦運輸?shù)暮教祜w機到達,就可以得到像西紅柿這樣的新鮮水果和蔬菜。美國航天員Shannon Lucid說,他們經(jīng)常和俄羅斯航天員聯(lián)歡。也許幾年后,在國際空間站和火星探險隊里將能吃到新鮮蔬菜。目前還無法保證提供口味清新的咖啡和汽水,但至少有一家軟飲料公司已經(jīng)開始開發(fā)一種在失重狀態(tài)下使用的容器。此外,在航天中由于體液的轉(zhuǎn)移,使航天員的味覺和嗅覺發(fā)生改變,在軌航天員經(jīng)常挑選味重的食物。
11.航天員在國際空間站要待多長時間?
大多數(shù)航天員在國際空間站要連續(xù)呆90天——那是目前航天員計劃的“輪崗”平均時間。有些人由于各種原因提前回來,另外一些人可能會待很長時間,特別是當要為人類探索火星提供依據(jù),要長時間飛行以便對航天員的生活和工作進行醫(yī)學研究時。值得一提的是,在太空停留時間最長時間的是一名俄羅斯內(nèi)科醫(yī)生Valery Polyakov博士,他在1994年創(chuàng)造了這個記錄,在空間站停留438天(14 1/2個月),在此之前是1988年創(chuàng)造的241天飛行記錄。美國人在太空生活最長的時間是188天,也是女性航天員的世界記錄,它是由Shannon Lucid博士創(chuàng)造的。
12.為什么地球有重力而在太空卻沒有?
太空中是有重力的,但我知道你不是指這個??梢赃@樣解釋:重力的生成與質(zhì)量有關(guān)。質(zhì)量是以非常特殊的方式對太空產(chǎn)生影響(愛因斯坦會說,質(zhì)量使太空彎曲。)這種作用是由艾薩克?牛頓發(fā)現(xiàn)的、被我們稱為萬有引力的力量來傳遞的。根據(jù)我們的觀察萬有引力學說是正確的。如果不是這樣的話,阿波羅登月計劃就無法實現(xiàn)。同樣,一個物體地心引力的減少是與物體間距離的平方根成正比的。
在地球上,物體質(zhì)量所產(chǎn)生的重力,表現(xiàn)出像一個“壓力”作用在與地面接觸的物體上,我們稱之為“重量”。當沒有這種接觸的時候,舉例來講,在地球軌道上,飛行器沒有直接與地球接觸,也就沒有重力。但是太空船仍然有質(zhì)量,就會產(chǎn)生自身的重力區(qū)(當然對于小型的航天飛機就沒有重力了)。
也就是說在太空中所有具有重大質(zhì)量的中心的星體,像太陽、地球和其他行星,都是有地心引力的。牛頓也發(fā)現(xiàn)在沒有加速度作用的情況下,真空中的物體可以永不停歇的沿直線運動。但是,一個物體,例如空間站,有地球拉著它時,使它在地球軌道上運轉(zhuǎn)時,不能認為是處于“失重”狀態(tài);這樣,在軌道上運行的空間站所出現(xiàn)的“失重”,并不是地心引力作用不存在,而是重力作用對它的作用消失。一旦有了阻力,大氣阻力、發(fā)動機動力、旋轉(zhuǎn)產(chǎn)生的離心加速度等等,失重現(xiàn)象就不見了。
13. 航天飛機發(fā)射時是什么感覺?
在發(fā)射臺上,由于座艙的方向和位置,航天員們是背靠背、腳朝上(航天醫(yī)生規(guī)定了他們發(fā)射前處于這種狀態(tài)的時間)。在艙門關(guān)閉和所有的最后檢查工作已經(jīng)完成后,航天員在心里默默期待著發(fā)射,在腦海中再一次回憶在過去的幾年中所培訓的操作程序。例如,他們上方的所有櫥柜是否鎖好?眼前的提示卡提醒你在緊急情況下應采取什么措施?最后倒計時到6秒,三個液態(tài)火箭推進器點燃。當航天飛機前后晃動5英尺時,你可以很明顯的感到它的晃動,這時,軌道器強烈的擺動和振動起來。但是航天員聽不到任何發(fā)動機發(fā)出的雷鳴般的轟響。
然后計數(shù)到零,頭盔上的無線設(shè)備中傳來指令:“點火、升空?!眱蓚€固態(tài)燃料火箭推動器點火,航天飛機開始沖向太空。這時候你不會感覺非常明顯的加速度,與飛機起飛時的感覺差不多?;鸺苿悠鲀?nèi)的燃料不是均勻地燃燒,推進過程中顛簸得厲害。整個座艙就像汽車以最大速度在鵝卵石上飛馳一樣顛簸不停。
一旦推動器點著,在燃料燃盡前它們是不會停下來的。在起飛后兩分鐘,航天飛機排空了的容器開始脫落,噪音沒有了,每個航天員不適感大為減弱。三個液態(tài)推進器的發(fā)動機里的燃料繼續(xù)燃燒,發(fā)出嗡嗡聲,當燃料燒盡后,航天飛機變輕了,繼續(xù)保持加速度。(因為根據(jù)牛頓學說,加速度等于質(zhì)量的平方。)
在升空7.5分鐘時,外部的巨大容器內(nèi)的燃料已經(jīng)燒掉90%,航天飛機在起飛時的重量達到2000噸,而現(xiàn)在不到200噸,壓力已經(jīng)達到3g——是地球重力的3倍。發(fā)動機減速到3g’s。在這個加速度,穿著沉重航天服的航天員,呼吸變得非常困難,會下意識的呼吸和挺胸。
最后,主發(fā)動機關(guān)閉。幾秒鐘內(nèi),發(fā)動機的推進力降到零。航天員會突然間感到胸口的壓力消失了,并有種失重感,此時,航天員已經(jīng)在太空中。
14. 為什么我們要建空間站?它有什么用途?
我們國家提出在地球軌道上建永久的平臺有很多的理由,而且通過與其他國家的國際合作可以使我們受益非淺。
空間站提供了一種全新的提高人類生活水平的方式?,F(xiàn)在每個人都應該知道在地球軌道上,太空提供了許多非常有用的、在地球上找不到的環(huán)境,例如失重、高真空、高溫、極冷、極熱、未經(jīng)過濾的太陽光和可以看到地球的全貌和環(huán)境,以及用天文望遠鏡觀察不被充滿空氣、云彩和污染物的大氣層所阻擋的宇宙。
這些特殊的環(huán)境,可以使我們在那里進行人、動物、植物等的科學研究,得到重大的科技創(chuàng)新。它們也帶來了新的醫(yī)學突破、科技發(fā)展、新的工業(yè)產(chǎn)品、新的藥品和很多其他的有助于我們國家保持領(lǐng)先地位的新的機遇和挑戰(zhàn)。當然了,這也使我們的經(jīng)濟、工業(yè)、貿(mào)易和商業(yè)更具競爭優(yōu)勢,也創(chuàng)造了新的工作、知識和財富。
由于空間站可以在太空中停留很長時間,使我們能夠長時間的利用這么多的太空資源,而航天飛機在太空中最多只能停留14天??臻g站也可以提供更多的電能、更大面積、更多的工具和其他設(shè)備、簡直就像地面上的一個大型的研究基地,產(chǎn)品發(fā)展中心和技術(shù)示范中心。在長時間的飛行中,空間站也可以成為人類更好地探索外太空的太空發(fā)射場、跳板和以23,000英尺/秒速度移動的發(fā)射平臺。
15.要成為一名航天員在體質(zhì)方面的要求是什么?
除了健康的身體以外沒有特殊的要求。無論男女只要符合這些要求以及我在問題8所給出的基本資格條件,就可以申請成為候選人參加航天員訓練。
16. 航天服有什么不同尋常的特點?
航天服簡直就是小型的太空船,它需要保證航天員在艙外活動時的健康和連續(xù)工作的需要。由于在太空中沒有氣壓,沒有氧氣維持生命,人類必須有適合他們生存的環(huán)境。和航天飛機工作艙內(nèi)的空氣一樣,航天服中的空氣也是可以控制和調(diào)節(jié)的。
這樣,航天服的主要功能必須為呼吸提供氧氣,同時要維持身體周圍的氣壓穩(wěn)定,并使身體內(nèi)血液處于液態(tài)狀態(tài)。在真空或非常低的氣壓狀態(tài)時,身體中的血液就會像高山頂上的熱水一樣沸騰了。
航天飛機上配備的航天服可以承受每英尺4.3磅的壓力,這僅是正常大氣壓的三分之一(每個大氣壓等于14.7 psi)。由于航天服內(nèi)的氣體是100%的氧氣,而不像我們在地球的大氣層只含有20%的氧氣,穿上航天服的航天員要比那些在海拔10,000英尺的高山或身處海平面沒有穿航天服的人呼吸到更多的氧。在離開太空船去太空工作之前,航天員要呼吸幾個小時的純氧。這是去除溶解在血液中的氮和防止當氣壓下降時釋放出氣泡的必要程序,這種情況通常稱為潛水減壓病。
另一方面,如果在正常大氣壓下呼吸純氧過長,它就會變成對人體有害的氣體。這種吸氧排氮對航天員來講是過分的、毫無益處的和令人厭煩的等待,確實是件麻煩事,我們將航天服的內(nèi)部氣壓設(shè)計為8.3 psi,這樣可以縮短吸氧排氮的時間。
航天服必須具有保護航天員免受致命傷害的作用,它除了可以防止微流星體的撞擊外,航天服也要避免航天員受到太空溫度極限的傷害。沒有地球大氣層來過濾陽光的輻射,朝向太陽的一面溫度可高達250度,背向陽光的一面,就在零下250度。
航天服的主要特點是:除了靴子和手套有多層結(jié)構(gòu)外,背面有生命支持系統(tǒng),胸部是顯示控制模塊,還有就是為太空漫步者和處理緊急情況而設(shè)計的裝備,特別是備用的供氧系統(tǒng)。這些組合成一個被稱為EMU的集合體(艙外機動裝置),它可以實現(xiàn)不同子系統(tǒng)之間的自由轉(zhuǎn)換,無論是在正常情況下或緊急情況下都可以容易和安全地連接。
還有一些特殊裝置:尿液儲存器,在返回航天飛機或空間站以后將尿液輸送到廢物處理系統(tǒng);有一個網(wǎng)孔狀的彈性纖維制成的液體冷卻和通風服,衣服前面的入口處有拉鏈,它6.5磅重;內(nèi)衣中的冷卻管內(nèi),水在不停流動著,使航天員穿上時感到很舒服。安裝冷卻管的原因是因為衣服內(nèi)是純氧層,它不可能像在普通空氣中那樣提供足夠多的冷氣。還有就是可裝21盎司的內(nèi)衣飲水袋,“探測帽”或通訊載體組合裝置,供雙向通訊的耳機和麥克風及預警和報警裝置,及生物醫(yī)學探測子系統(tǒng)。
在太空行走的時候,航天員綁上在地面重達310磅的單人機動裝置(MMU),一個單人的氮推動器背包,它固定在航天服攜帶式生命保障系統(tǒng)上。航天員利用可調(diào)控旋轉(zhuǎn)和平移的手控制器,可以準確的飛入或圍繞航天器貨船入塢碼頭運動,或自由的進入航天飛機或空間站附近的有效載荷或建筑內(nèi),也可以到達其它很多似乎遙不可及的外部區(qū)域。航天員穿著被稱為“太空自行車”的MMU’s,在發(fā)射、服務、保養(yǎng)和找回人造衛(wèi)星方面發(fā)揮了很大作用。
17.航天服是用什么材料制成?它們是怎么制作的?
我們通用的航天服/ EMUs有12層夾層,每個都有其特殊的用途。從里層開始看,最里面的2層是冷凍液體構(gòu)成的貼身內(nèi)衣,材料是內(nèi)縫管狀塑料的彈性纖維,下一層是涂有尼龍的球膽層,外面包了一層達可綸織物。下面7層是防熱和小隕石的保護層,由鋁化的邁拉和層壓的達可綸棉麻織制成。這七層的衣服外面是一層化合織物。
18. 美國第一位兩次進入太空的航天員是誰?
第一位兩次進入地球軌道的美國人是戈登?庫鉑。第一次飛行:1963年5月15-16日,駕駛水星9號飛船,歷時1天10小時20分鐘。第二次飛行:1965年6月3-7日和皮特?康拉德一起駕駛雙子座5號,歷時7天10小時2分。
實際上格斯?格里森是第一個兩次乘坐火箭進入太空的美國航天員。但在1961年7月21日,他第一次飛行駕駛的“自由鐘”僅僅是亞軌道飛行的飛船,帶著他沿拋物線飛行15分鐘,高度是190公里,有五分鐘處于失重狀態(tài)。然后又開始了他的第二次飛行,這次他進入了地球軌道,在1965年3月23日,他和約翰?楊一起乘坐雙子座3號繞地球三圈。順便提一下,這次飛行將第一臺電腦帶入太空:它是每秒可運行7000次計算的小型計算機。格里森用它來計算地球軌道的變化。從那時起,航天員可以真正的飛越太空,而不是只沿著固定的軌道環(huán)繞地球飛行。
19.哈勃太空望遠鏡可能替代國際空間站么?
哈勃太空望遠鏡離國際空間站還有很大距離,首先它的軌道傾斜度是28.47度(國際空間站是51.6度),其次它的平均海拔高度是590公里。
20. 航天服有多重?
航天服包括背包在內(nèi)凈重近280磅(在地面)。當然了在太空中它沒有重量(即使什么都沒有變化)。
21. 為何航天員必須穿這么重的裝備?
一旦航天員進入有壓力的生活艙,他們就穿上地面上的人們在溫暖的春天穿的衣服,通常是短褲、短袖襯衫和襪子(因為他們的腳需要一些防碰撞保護和防寒,但他們不走路,所以不需要鞋子。)們僅在發(fā)射和返回以及走出氣壓艙進行太空船外活動或艙外活動的時候需要穿上特殊的衣服。發(fā)射/著陸服有防火功能和在航天飛機的加壓系統(tǒng)失控后維持身體周圍的壓力不變的作用。
航天員艙外活動穿的航天服要提供維持生存的氧氣和壓力。它們必須使航天員免受快速飛行的太空碎片的傷害,所以他們的航天服必須有壓力。當他們背向陽光,遠離太陽光照射變冷的時候,航天服必須保暖。衣服提供與地面、航天飛機和其他艙外活動的航天員聯(lián)系的無線設(shè)備。提供太空短途行走和在黑暗中工作所需的光線,避免航天員的眼睛受太陽光的直接照射,便于攜帶外出工作的工具,滿足航天員生理需要的食物。航天服要保證六小時無故障,可適應不同航天員的要求。你可以將它看成小型的太空船。在地球上它重達280磅,但是在太空中沒有重量。
22.進入太空要花費多長時間?
航天飛機從發(fā)射、經(jīng)過脫離外部罐和固體火箭,到以所謂的軌道速度到達地球軌道,大約要8.5分鐘,所以它要不停的圍繞地球轉(zhuǎn)動。(國家航天局網(wǎng)特約編譯/唐承革 沈羨云)
關(guān)于航空航天的知識、趣聞。
回答 共8條
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nèi)的航行活動為航空。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nèi)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nèi)飛行。飛機上的發(fā)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
航空與航天是20世紀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進程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人類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早就產(chǎn)生了翱翔天空、遨游宇宙的愿望。在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shù)水平都很低下的時代,這種愿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階段。雖然人類很早就做過種種飛行的探索和嘗試,但實現(xiàn)這一愿望還是從18世紀的熱空氣氣球升空開始的。
自從20世紀初第一架帶動力的、可操縱的飛機完成了短暫的飛行之后,人類在大氣層中飛行的古老夢想才真正成為現(xiàn)實。經(jīng)過許多杰出人物的艱苦努力,航空科學技術(shù)得到迅速發(fā)展,飛機性能不斷提高。
參考資料:轉(zhuǎn)自百度知道~~希望對你有幫助~~ 回答者: tyxebdf | 五級 | 2011-1-20 17:25 | 檢舉
航空航天基本知識
我們知道,人類的家園是地球,而地球的外面覆蓋著一層大氣,如果沒有水和大氣以及適宜的溫度和環(huán)境,生物是很難生存的。
通常,在人們的眼中,“天”很高,要想沖出厚厚的大氣層,進入太空非常非常困難。其實,與地球相比,大氣層是很稀薄的。
人們知道,地球的直徑大約為12700千米,而大氣層的厚度只有100 -800千米。如果將地球比作一個蘋果的話,那么,我們可以把大氣層看成是蘋果的皮,可這層“蘋果皮”本身卻是變化多端的。
比如最貼近地球表面的一層,叫作對流層,其高度從海平面起一直到大約11000米止,其頂界是隨緯度、季節(jié)等情況而變化的,在赤道地區(qū)為17000米,在中緯度地區(qū)(如北京、天津地區(qū))為11000米,在地球兩極地區(qū)則為7000-8000米。
對流層的主要特點是,空氣溫度隨著高度的增加而降低,因而又稱為變溫層,平均而言高度每上升1000米,氣溫約下降6.5℃。與此同時,氣壓也隨高度的增加而降低。由于地球引力的作用,在 5500米的高度范圍內(nèi),包含了大氣總量的一半,而整個對流層,大約占了全部大氣質(zhì)量的四分之三。
由于幾乎所有的水蒸氣都集中在這一層大氣內(nèi),再加上大量的微粒,因而,這里也是風云變幻最為劇烈的一層。從大約11000米的高度起,直到30500米左右,其大氣溫度基本不變,平均保持在-56.5℃上下,因此被稱為同溫層(實際情況是:在25000米以下,氣溫隨高度的升高而上升。在同溫層頂,氣溫約升至-43至-33℃)。同溫層的氣溫之所以具有這樣的特點,是因為該層大氣離地球表面較遠,受地面溫度的影響較小,并且其頂部存在著臭氧,能夠直接吸收太陽的輻射熱等。
同溫層所包含的空氣質(zhì)量大約占整個大氣的四分之一弱。在這一層大氣內(nèi),沒有上下對流,只有水平方向的風,所以又叫作平流層。另外,該層大氣幾乎不存在水蒸氣,基本上沒有云、霧、雨、雹等氣象變化的現(xiàn)象,這對飛行器的平穩(wěn)飛行是非常有利的。不過,由于空氣密度很小,飛機在這一高度層上又不適宜機動飛行。
人類的航空活動差不多都集中在對流層和同溫層內(nèi)。為了保證飛機和發(fā)動機的工作效率,飛機飛行的高度一般不超過30千米的界限。
從30千米到80-100千米的高度范圍,被稱為中間層。這一層空氣的特點是:以 45千米為界,溫度先升后降。由于大量的臭氧存在,其氣溫先由同溫層頂?shù)?33℃提高到17至40℃左右;從45千米起,隨著高度的升高,氣溫又開始下降,一直降低到-65.5℃至-113℃。
中間層的空氣已經(jīng)很稀薄了,其空氣質(zhì)量約只占整個大氣層的1/3000。在80千米高度上,空氣的密度只有地面的五萬分之一;而在100千米高度上,空氣的密度僅為地面的一千萬分之八。由于空氣非常稀薄,并且氣體開始呈現(xiàn)電離現(xiàn)象,因此,人們一般把飛行高度達到80—100千米的飛行器,看成是不依靠大氣飛行的航天器。
1967年10月,美國試飛員約瑟夫·沃爾克駕駛X-15A火箭飛機飛出了 7297千米/小時的驚人速度,創(chuàng)造了有人駕駛飛機速度的世界紀錄。而且,他還曾多次飛到了80千米以上的高空,成為美國第一個“駕駛飛機的宇航員”。按照美國航空航天局規(guī)定:飛行高度超過80千米的飛行員即可稱為宇航員.
在中間層之上直至800千米高空的范圍,稱作電離層。其特點是:含有大量的帶正電或負電的離子,空氣具有導電性。并且,其溫度隨高度的增大而迅速升高,在200千米高度時,氣溫可達400℃。所以,這里又被人們叫作“暖層”。
在電離層頂端之外,便是大氣的最外層——“散逸層”了。由于地球引力的減弱,氣體分子和等離子體與地球已若即若離。
電離層和散逸層的空氣密度極低,對太空飛行器的影響已很小,因此,人類大部分的航天活動都是在它們之內(nèi)(或之外)進行的。
回答者: 19991223zhao | 二級 | 2011-1-24 13:26 | 檢舉
航空 hángkōng
[aviation;aerial (air) navigation] 人在大氣層中的飛行活動。包括使用飛機、飛艇、氫氣球等各種飛行器,但一般多指使用飛機而言
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nèi)的航行活動為航空。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nèi)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nèi)飛行。飛機上的發(fā)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
航空與航天是20世紀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進程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人類在征服大自然的漫長歲月中,早就產(chǎn)生了翱翔天空、遨游宇宙的愿望。在生產(chǎn)力和科學技術(shù)水平都很低下的時代,這種愿望只能停留在幻想的階段。雖然人類很早就做過種種飛行的探索和嘗試,但實現(xiàn)這一愿望還是從18世紀的熱空氣氣球升空開始的。
自從20世紀初第一架帶動力的、可操縱的飛機完成了短暫的飛行之后,人類在大氣層中飛行的古老夢想才真正成為現(xiàn)實。經(jīng)過許多杰出人物的艱苦努力,航空科學技術(shù)得到迅速發(fā)展,飛機性能不斷提高。
航空母艦、 航空信、航空港、海軍航空兵、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等等
;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word=%BA%BD%BF%D5submit=search
;lm=0tn=baiduWikiSearchpn=0rn=10word=%BA%BD%BF%D5%BA%BD%CC%ECsubmit=search
回答者: 冰淚如珠 | 二級 | 2011-1-24 18:24 | 檢舉
航空與航天是20世紀人類認識和改造自然進程中最活躍、最有影響的科學技術(shù)領(lǐng)域,也是人類文明高度發(fā)展的重要標志。
回答者: 1415206326 | 二級 | 2011-1-26 12:34 | 檢舉
航天員的食物是定制的
回答者: a1097004450 | 一級 | 2011-1-26 13:21 | 檢舉
飛行器在地球大氣層內(nèi)的航行活動為航空。氣球,飛艇是利用空氣的浮力在大氣層內(nèi)飛行,飛機則是利用與空氣相互作用產(chǎn)生的空氣動力在大氣層內(nèi)飛行。飛機上的發(fā)動機依靠飛機攜帶的燃料(汽油)和大氣中的氧氣工作。
回答者: xiayuhong7325 | 二級 | 2011-1-27 13:18 | 檢舉
1982年7月,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成為美國可再度使用的帶冀航天器,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飛行任務。1986年1月28日美國的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乘載七名宇航員,進行航天飛機的第10次飛行。在挑戰(zhàn)者號十次的飛行任務中,共繞軌道飛行987次,太空停留時間累積69天。
回答者: yingwen5 | 一級 | 2011-1-27 13:51 | 檢舉
1986年1月28日是寒冷的一天,在美國佛羅里達的卡那維拉爾角,比天氣更讓人心寒的是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發(fā)生的悲劇。
這天早晨,成千上萬名參觀者聚集到肯尼迪航天中心,等待一睹挑戰(zhàn)者號騰飛的壯觀景象。上午11時38分,聳立在發(fā)射架上的挑戰(zhàn)者號點火升空,直飛天穹,看臺上一片歡騰。但航天飛機飛到73秒時,空中突然傳來一聲悶響,只見挑戰(zhàn)者號頃刻之間爆裂成一團桔紅色火球,碎片拖著火焰和白煙四散飄飛,墜落到大西洋。挑戰(zhàn)者號發(fā)生爆炸,全世界為之震驚。
7名宇航員在這次事故中罹難,包括兩名女宇航員。其中特別引人注目的是第一次以平民身份參加太空飛行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原計劃她將在太空給她的學生進行現(xiàn)場授課,不幸的是麥考利夫壯志未酬,獻出了寶貴的生命。根據(jù)調(diào)查這一事故的總統(tǒng)委員會的報告,爆炸是一個O型封環(huán)失效所致。這個封環(huán)位于右側(cè)固體火箭推進器的兩個低層部件之間。失效的封環(huán)使熾熱的氣體點燃了外部燃料罐中的燃料。O型封環(huán)會在低溫下失效,盡管在發(fā)射前夕有些工程師警告不要在冷天發(fā)射,但是由于發(fā)射已被推遲了5次,所以警告未能引起重視。
挑戰(zhàn)者號飛機是肯尼迪航天中心的第二架航天飛機。它以航行于大西洋和太平洋上的英國研究船挑戰(zhàn)者號而命名。也許有人還記得阿波羅17號登月艙也叫挑戰(zhàn)者號。就像它的前輩一樣,航天飛機挑戰(zhàn)者號也為人類的航天事業(yè)做出了巨大貢獻。
1982年7月,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成為美國可再度使用的帶冀航天器,共成功完成了九次航天飛行任務。1986年1月28日美國的挑戰(zhàn)者號航天飛機乘載七名宇航員,進行航天飛機的第10次飛行。在挑戰(zhàn)者號十次的飛行任務中,共繞軌道飛行987次,太空停留時間累積69天。
回答者: 熱心網(wǎng)友 | 2011-1-27 19:42 | 檢舉
轉(zhuǎn)發(fā)到:
gcn25三級我的提問 我的回答 積分商城
(2)條消息等待處理
今天你做任務了沒?全部任務新手任務之回答篇 +20新手任務之入門篇揚帆起航 +660進入個人中心
使用百度Hi可以第一時間收到“提問有新回答”“回答被采納”“網(wǎng)友求助”的通知。查看詳情
您想在自己的網(wǎng)站上展示百度“知道”上的問答嗎?來獲取免費代碼吧!
如要投訴或提出意見建議,
請到百度知道投訴吧反饋。
?2011 Baidu 使用百度前必讀 知道協(xié)議
任務提醒
x關(guān)閉 下載百度Hi,答案早知道! 與好友聊天 好友列表 Hi聯(lián)系人 創(chuàng)建新會話 系統(tǒng)消息沒有新系統(tǒng)消息。
設(shè)置 收到信息播放提示音
不接收陌生人消息
更改在線狀態(tài):
在線 隱身 離線 聊天窗口
下載百度Hi 聊天軟件,體驗更豐富
加為Hi聯(lián)系人 發(fā)送 默認分組 Hi氣泡熊
請輸入對方帳號 開始會話 按Enter發(fā)送按Ctrl+Enter發(fā)送
誰有小學航模知識啊?小升初要用!急?。。。?/h2>
1.什么叫飛機模型 一般認為不能飛行的,以某種飛機的實際尺寸按一定比例制作的模型叫飛 機模型。
2、什么叫模型飛機
一般稱能在空中飛行的模型為模型飛機,叫航空模型。
二、開展航空模型活動的作用
航空模型是各種航空器模型的總稱。它包括模型飛機和其他模型飛行器。
三、模型飛機的組成
模型飛機一般與載人的飛機一樣,主要由機翼、尾翼、機身、起落架和發(fā)動機五部分組成。
1、機翼––是模型飛機在飛行時產(chǎn)生升力的裝置,并能保持模型飛機飛機飛行時的橫側(cè)安定。
2、尾翼––包括水平尾翼和垂直尾翼兩部分。水平尾翼可保持模型飛機飛行時的俯仰安定,垂直尾翼保持模型飛機飛行時 的方向安定。水平尾翼上的升降舵能控制模型飛機的升降, 垂直尾翼上的方向舵可控制模型飛機的飛行方向
3、機身––將模型的各部分聯(lián)結(jié)成一個整體的主干部分叫機身。同時機身內(nèi)可以裝載必要的控制機件,設(shè)備和燃料等。
4、起落架––供模型飛機起飛、著陸和停放的裝置。前部一個起落架 ,后面兩面三個起落架叫前三點式;前部兩面三個起落架,后面一個起落架叫后三點式。
5、發(fā)動機––它是模型飛機產(chǎn)生飛行動力的裝置。模型飛機常用的動力裝置有:橡筋束、活塞式發(fā)動機、噴氣式發(fā)動機、電動機。
四、航空模型技術(shù)常用術(shù)語
1、翼展––機翼(尾翼)左右翼尖間的直線距離。(穿過機身部分也計算在內(nèi))。
2、機身全長––模型飛機最前端到最末端的直線距離。
3、重心––模型飛機各部分重力的合力作用點稱為重心。
4、翼型––機翼或尾翼的橫剖面形狀。
5、翼弦––前后緣之間的連線。
6、展弦比––翼展與平均翼弦長度的比值。展弦比大說明機翼狹長。
五、關(guān)于航模的一些基本問題
1、升力和阻力飛機和模型飛機之所以能飛起來,是因為機翼的升力克服了重力。機翼的升力是機翼上下空氣壓力差形成的。當模型在空中飛行時,機翼上表面的空氣流速加快,壓強減??;機翼下表面的空氣流速減慢壓強加大(伯努利定律)。這是造成機翼上下壓力差的原因。 機翼上下流速變化的原因有兩個:a、不對稱的翼型;b、機翼和相對氣流有迎角。翼型是機翼剖面的形狀。機翼剖面多為不對稱形,如下弧平直上弧向上彎曲(平凸型)和上下弧都向上彎曲(凹凸型)。對稱翼型則必須有一定的迎角才產(chǎn)生升力。升力的大小主要取決于四個因素:a、升力與機翼面積成正比;b、升力和飛機速度的平方成正比。同樣條件下,飛行速度越快升力越大;c、升力與翼型有關(guān),通常不對稱翼型機翼的升力較大;d、升力與迎角有關(guān),小迎角時升力(系數(shù))隨迎角直線增長,到一定界限后迎角增大升力反而急速減小,這個分界叫臨界迎角。機翼和水平尾翼除產(chǎn)生升力外也產(chǎn)生阻力,其他部件一般只產(chǎn)生阻力。
2、平飛水平勻速直線飛行叫平飛。平飛是最基本的飛行姿態(tài)。維持平飛的條件是:升力等于重力,拉力等于阻力。由于升力、阻力都和飛行速度有關(guān),一架原來平飛中的模型如果增大了馬力,拉力就會大于阻力使飛行速度加快。飛行速度加快后,升力隨之增大,升力大于重力模型將逐漸爬升。為了使模型在較大馬力和飛行速度下仍保持平飛,就必須相應減小迎角。反之,為了使模型在較小馬力和速度條件下維持平飛,就必須相應的加大迎角。所以操縱(調(diào)整)模型到平飛狀態(tài),實質(zhì)上是發(fā)動機馬力和飛行迎角的正確匹配。
3、爬升前面提到模型平飛時如加大馬力就轉(zhuǎn)為爬升的情況。爬升軌跡與水平面形成的夾角叫爬升角。一定馬力在一定爬升角條件下可能達到新的力平衡,模型進入穩(wěn)定爬升狀態(tài)(速度和爬角都保持不變)。穩(wěn)定爬升的具體條件是:拉力等于阻力加重力向后的分力(F="X十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爬升時一部分重力由拉力負擔,所以需要較大的拉力,升力的負擔反而減少了。 和平飛相似,為了保持一定爬升角條件下的穩(wěn)定爬升,也需要馬力和迎角的恰當匹配。打破了這種匹配將不能保持穩(wěn)定爬升。例如馬力增大將引起速度增大,升力增大,使爬升角增大。如馬力太大,將使爬升角不斷增大,模型沿弧形軌跡爬升,這就是常見的拉翻現(xiàn)象。
4、滑翔滑翔是沒有動力的飛行。滑翔時,模型的阻力由重力的分力平衡,所以滑翔只能沿斜線向下飛行?;柢壽E與水平面的夾角叫滑翔角。穩(wěn)定滑翔(滑翔角、滑翔速度均保持不變)的條件是:阻力等于重力的向前分力(X=GSinθ);升力等于重力的另一分力(Y=GCosθ)?;杞鞘腔栊阅艿闹匾矫妗;杞窃叫?,在同一高度的滑翔距離越遠?;杈嚯x(L)與下降高度(h)的比值叫滑翔比(k),滑翔比等于滑翔角的余切滑翔比,等于模型升力與阻力之比(升阻比)。 Ctgθ="1/h=k。 滑翔速度是滑翔性能的另一個重要方面。模型升力系數(shù)越大,滑翔速度越?。荒P鸵磔d荷越大,滑翔速度越大。
調(diào)整某一架模型飛機時,主要用升降調(diào)整片和重心前后移動來改變機翼迎角以達到改變滑翔狀態(tài)的目的。
航空模型航空模型是各種航空器模型的總稱。它包括模型飛機和其他模型飛行器。 航空模型活動從一開始就引起人們濃厚的興趣,而且千百年來長盛不衰,主要原因就在于它在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和科技人才的培養(yǎng)方面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1)航空模型是探索飛行奧秘的工具。人類自古以來就幻想著飛行。昆蟲、鳥禽、風吹起樹葉和上升的炊煙,都曾引起過人類飛行的遐想。西漢劉安在《淮南子》中記載著后羿的妻子嫦娥偷食了長生藥而飛上月宮的美妙故事。這反映了古人對飛行的追求和向往。 在載人的航空器出現(xiàn)之前,人類就創(chuàng)造了許多能飛行的航空模型,不斷地探索著飛行的奧秘。距今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我們的祖先就制作出能飛的木鳥模型。《韓非子》中記載著:“墨子為木鳶,三年而成,飛一日而敗。”宋朝李鳶等人編的《太平御覽》中也有“張衡嘗作木鳥,假以羽翮,腹中施機,能飛數(shù)里”的記載。另外,還制作出種類繁多的孔明燈、風箏和竹蜻蜒等。 唐代以后,我國的風箏傳到國外,在世界上流傳開來。西方有人用風箏做飛行試驗,探索制造飛機的可能。美國的萊特兄弟是世界上第一架飛機的制造者,他們的飛機在1903年12月17日試飛成功。他們就是先用大風箏進行種種試驗,然后制造出滑翔機,解決了升降、平衡、轉(zhuǎn)彎等問題,最后才把飛機制造成功的。 飛機發(fā)明之前,航空模型具有強烈的探索性質(zhì),在飛機發(fā)明之后,航空模型仍然是研究航空科學的必要工具。每一種新飛機的試制,都要先在風洞里用模型進行試驗,甚至連航天飛機這樣先進的航空器,也要經(jīng)過模型試驗階段,取得必要的數(shù)據(jù),才能獲得成功。 (2)航空模型是很有實用價值的器具。我國漢代就有用風箏測量距離和傳遞信息的。隨著航空模型的發(fā)展,特別是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的日臻完善,航空模型的用途越來越廣泛。 例如,可以利用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作為部隊和民兵對空射擊訓練的靶機。在訓練的時候,通過無線電遙控設(shè)備控制航模靶機完成直線飛行、轉(zhuǎn)彎、上升、俯沖等飛行動作,甚至在靶機上完成空投降落傘、發(fā)射模型火箭、投放炸彈、施放拖靶等特技動作。在實彈射擊時候,可以在航模靶機尾部幾十米遠處拖拽一個彩色靶袋,以靶袋作為目標,避免擊毀靶機。 又如,在無線電遙控模型飛機上裝上攝影機,就可以對地面進行航空攝影,拍攝一些人們不容易接近的野生動植物,甚至可以拍攝一些危險性很大的驚險鏡頭或戰(zhàn)斗場面等。 另外,可以利用航模飛機攜帶農(nóng)藥滅蟲,利用航模飛機拖一根尼龍線從一個山頭到另一個山頭,然后換成鋼索,進行高山架線。還可以利用航模飛機飛入云層,施放催化劑,進行人工降雨,等等。(3)航空模型是普及航空知識的玩具。 航空模型活動在普及航空知識、培養(yǎng)航空科技人才方面所起的作用是很大的,許多著名的航空學家,小時候都非常喜愛航空模型。美國的萊特兄弟小時候就愛玩飛螺旋(竹蜻蜓),從而產(chǎn)生對航空事業(yè)的濃厚興趣。美國登月飛船阿波羅11號船長阿姆斯特朗,小時候也酷愛航空模型,他在家里的地下室安裝了一個風洞,用來試驗自己制作的模型飛機,這無疑對他成為世界上第一個踏上月球的人有著巨大的影響。我國也有許多著名的飛機設(shè)計師、火箭設(shè)計師、飛行員等,小時候就是航模愛好者。 另外,航空模型還是一種非常吸引人的娛樂玩具。春光明媚,千姿百態(tài)的風箏隨風飄蕩;夏日朗朗,五顏六色的飛盤劃出一道道弧線,秋高氣爽,各式各樣的模型飛機在藍天中翱翔;冬天恬靜,彩色繽紛的熱氣球冉冉升起。所有這些把人們的生活裝點得更加豐富多彩。 在飛機發(fā)明之后,航空模型作為普及航空知識的工具和娛樂玩具的作用更加突出。為了推動航空事業(yè)的發(fā)展,1905年10月,在法國成立了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它下設(shè)國際航空模型委員會,負責制定航空模型競賽規(guī)則,組織國際航空模型競賽活動。中國是國際航空聯(lián)合會成員,積極參加國際航空模型競賽活動,并取得了優(yōu)異的成績。在國內(nèi),經(jīng)常舉行全國性和地方性的航空模型競賽,以推動航空模型活動和普及航空科學知識。航模知識簡介 航空模型運動是以操縱、放飛自制或裝配的模型航空器進行戶外活動、訓練比賽或創(chuàng)紀錄飛行的一項科技性較強的運動。 現(xiàn)代航空模型運動分為自由飛行、線操縱、無線電遙控、仿真和電動等五大類。按動力方式又分為:活塞發(fā)動機、噴氣發(fā)動機、橡筋動力模型飛機和無動力的模型滑翔機等。航空模型的最大升力面積500平方分米;最大重量25千克;活塞發(fā)動機最大工作容積250毫升。 航空模型的競賽科目有:留空時間、飛行速度、飛行距離、特技、“空戰(zhàn)”等。目前世界錦標賽設(shè)有30個項目,隔年舉行一次。航空模型還設(shè)有專門記錄各項絕對成績 的紀錄項目。目前國際航聯(lián)共設(shè)90項航空模型世界紀航空模型運動的生命力在于它的趣味性和知識性。親手制作的矯健雄鷹翱翔藍天,往往會使青少年產(chǎn)生美好的遐想,激勵它們不停的追求,使他們從興趣愛好走進獻身祖國航空事業(yè)的理想。參加這項活動還可以學到許多科技知識,培養(yǎng)既善于動腦又善于動手和克服困難勇于進取的優(yōu)秀品質(zhì),促進德智體全面發(fā)展。隨著人民物質(zhì)文化水平的不斷提高,航空模型運動也將作為一項陶冶情操的高雅休閑活動而吸引更多的成年人的參與。 飛行,是人類最大的夢想,從古至今人們一直渴望像鳥一般的在空中自由飛翔,也因此推動了不少人努力去研究及模仿鳥類的飛行動態(tài),在嘗試失敗的過程中,人類終于領(lǐng)悟到其中的奧妙,但真正讓飛行不再是遙不可及的是飛行之父“萊特兄弟”。 提到航空模型,大家第一個概念可能是,需要花昂貴金錢購買一臺飛行玩具,其實航空模型并不是一般人的想像中那么奢侈的,只要你回想一下童年時所玩過的「竹蜻蜓」、或是以一張白紙所折成的「紙飛機」,這些也都是航空模型。 別以為簡單的航空模型并沒有什么特別,其實里面的學問可大了,不但講求用料的選擇,在投擲飛機時所使用的力量及角度都是需要學習的,假如了解并掌握到其中的技巧之后,便能真正享受飛行模型所帶來的樂趣。 說了這么多有關(guān)模型飛機的事情,想必大家都很渴望馬上了解一下這項的細節(jié),現(xiàn)在就帶各位進入這個自由飛翔的模型世界吧! 飛機的螺旋槳 螺旋槳是一種把發(fā)動機的動力變成拉力的裝置。螺旋槳的效率的高低會直接影響到模型飛機的飛行成績 螺旋槳槳葉的工作原理和機翼十分相似。如果把槳葉取下來觀察,就會發(fā)現(xiàn)它是一個扭曲著的機翼。槳葉剖面和機翼剖面差不多。槳葉和機翼的區(qū)別在于,機翼在空氣中的運動基本上是平動的,而槳葉既繞著槳軸旋轉(zhuǎn),又隨著飛機千起前進。螺旋槳的拉力就是靠槳葉在空氣中運動而產(chǎn)生的。由于槳葉既有旋轉(zhuǎn)運動,又有向前運動,所以吹過槳葉的氣流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來自側(cè)面垂直于槳軸的氣流,另一部分是來自前面平行于槳軸的氣流。 飛機模型視圖 把一架處于水平狀態(tài)的模型飛機,放在相互垂直的三個平面中間,并使機身的縱軸同其中一個平面垂直,同另外兩個平面平行。如果我們分別從三個方向在足夠遠的地方看模型飛機,并把看到的形狀畫在每個平面上,也就是在三個互相垂直的平面上作出模型飛機的投影,然后把這三個相互垂直的平面展開,就可以得到圖右所示的三個圖-頂視圖,側(cè)視圖和前視圖。在一般情況下,通過這三個視圖就能比較準確地表示出一架模型飛機的形狀和主要尺寸。 在實際繪制模型飛機圖紙的時候,為了節(jié)省圖紙,這三個圖的位置不一定照圖1右所示放置,而是比較緊湊地排放在一起。但不論怎樣放置,我們一定要培養(yǎng)自己能夠按三視圖的原理,想象出一架完整的立體模型飛機來。 飛機模型翼型 常用的模型飛機翼型有對稱、雙凸、平凸、凹凸,s形等幾種,對稱翼型的中弧線和翼弦重合,上弧線和下弧線對稱。這種翼型阻力系數(shù)比較小,但升阻比也小。一般用在線操縱或遙控特技模型飛機上雙凸翼型的上弧線和下弧線都向外凸,但上弧線的彎度比下弧線大。這種翼型比對稱翼型的升阻比大。一般用在線操縱競速或遙控特技模 型飛機上 平凸翼型的下弧線是一條直線。這種翼型最大升阻比要比雙凸翼型大。一般用在速摩不太高的初級線操縱或遙控模型飛機上 凹凸翼型的下弧線向內(nèi)凹入。這種翼型能產(chǎn)生較大的升力,升阻比也比較大。廣泛用在競賽留空時間的模型飛機上 S形翼型的中弧線象橫放的S形。這種翼型的力矩特性是穩(wěn)定的,可以用在沒有水平尾翼的模型飛機上 飛機機的翼阻力 只要物體同空氣有相對運動,必然有空氣阻力作用在物體上。作用在模型飛機上的阻力主要有摩擦阻力、壓差阻力和誘導阻力。 摩擦阻力:當空氣流過機翼表面的時候,由于空氣的粘性作用,在空氣和機翼表面之間會產(chǎn)生摩擦阻力。如果機翼表面的邊界層是層流邊界層,空氣粘性所引起的摩擦阻力比較小,如果機翼表面的邊界層是紊流邊界層,空氣粘性所引起的摩擦阻力就比較大。 為了減少摩擦阻力,可以減少模型飛機同空氣的接觸面積,也可以把模型飛機表面做光滑些。但不是越光滑越好,因為表面太光滑,容易保持層流邊界層,而層流邊界層的氣流容易分離,會使壓差阻力大大增加。 機翼升力原理 如果兩手各拿一張薄紙,使它們之間的距離大約4~6厘米。然后用嘴向這兩張紙中間吹氣,如圖1所示。你會看到,這兩張紙不但沒有分開,反而相互靠近了,而且用最吹出的氣體速度越大,兩張紙就越靠近。從這個現(xiàn)象可以看出,當兩紙中間有空氣流過時,壓強變小了,紙外壓強比紙內(nèi)大,內(nèi)外的壓強差就把兩紙往中間壓去。中間空氣流動的速度越快,紙內(nèi)外的壓強差也就越大。 飛機機翼地翼剖面又叫做翼型,一般翼型的前端圓鈍、后端尖銳,上表面拱起、下表面較平,呈魚側(cè)形。前端點叫做前緣,后端點叫做后緣,兩點之間的連線叫做翼弦。當氣流迎面流過機翼時,流線分布情況如圖2。原來是一股氣流,由于機翼地插入,被分成上下兩股。通過機翼后,在后緣又重合成一股。由于機翼上表面拱起,是上方的那股氣流的通道變窄。根據(jù)氣流的連續(xù)性原理和伯努利定理可以得知,機翼上方的壓強比機翼下方的壓強小,也就是說,機翼下表面受到向上的壓力比機翼上表面受到向下的壓力要大,這個壓力差就是機翼產(chǎn)生的升力。
太空生活有哪些有趣的事情
如果用地球上的方式去太空生活,那肯定會鬧出很多大笑話:
1、喝水的時候,如果用普通的杯子,即使把杯子倒過來,水也不會往下流。因為在宇宙飛船里,水失去重量。宇航員要想喝到水,得使用一種帶吸管的塑料杯。
2、在宇宙飛船里走路更有趣。人稍一使勁就會飄到半空中,咳嗽一聲就有可能后退好幾步。為了能平穩(wěn)地走路,宇航員都穿鞋底帶鉤的鞋子,好牢牢地鉤住帶網(wǎng)格的地板。
3、在宇宙飛船里洗澡可不是件容易事,從噴頭噴出的水總是漂浮在空中。為了解決這個難題,科學家設(shè)計了一種特殊的淋浴器。
4、太空食品供應充足,花樣齊全,營養(yǎng)豐富,宇航員卻在天上吃飯吃不出味道。
擴展資料:
宇航員們在太空中吃飯的方法:
1、100多種太空食品:
宇航員的食物豐富多彩,從最初的十幾種已經(jīng)發(fā)展到了100多種。宇航員每天一般吃4頓飯,一周之內(nèi)的食譜不重復。有人以為宇航員的食品都是做成牙膏狀的擠著吃,肯定很乏味,其實這是早期宇航員的狀況,現(xiàn)在早已今非昔比了。
宇航員可以在太空中吃到香腸餡餅、辣味烤魚、土豆燒牛肉、奶油面包、豆豉肉湯、金槍魚沙拉、餅干、巧克力、酸奶、果脯、果汁等各種各樣的佳肴,美國宇航員甚至可以喝到他們愛喝的可口可樂。
美國航天飛機上的宇航員吃飯時,先把標有第幾天第幾頓字樣的塑料袋從食品柜中取出。每個塑料袋里裝有7種食品,供一名宇航員食用。
太空食品均為脫水食品,臨吃前可把食物放入一個碗形的容器中,再用注射器將一定數(shù)量的水注進容器,然后再放進烤箱里加熱。一頓飯不超過半小時就可以“做”好。
2、非同一般的吃飯動作:
太空餐桌是特制的。它具有磁性,能吸住刀、叉、勺、碗、盤等餐具,桌上裝有水冷卻器和加熱器。吃飯時,宇航員必須先把腳固定在地板上,把身體固定在座椅上,以免飄動。
面對擺在餐桌上的飯菜,你千萬不要著急,一定要注意端碗、夾飯、張嘴、咀嚼一連串動作的協(xié)調(diào)。端碗要輕柔,動作太猛,飯會從碗里飄出去;夾飯、夾菜要果斷,夾就要夾準、夾住,最好不要在碗里亂撥拉,以免飯菜飄走,使用叉子效果最好。
飯菜夾住后,張嘴要快,閉嘴也要快,因為即使是放到嘴里的食物,不閉嘴它也會“飛”走;咀嚼時節(jié)奏要放慢,細嚼慢咽利于消化,還可以減少體內(nèi)廢氣的產(chǎn)生和排泄,避免宇航員生活環(huán)境的污染。
有些人最喜歡在吃飯時聊天神侃,而在太空吃飯最忌諱的就是邊吃邊說。邊吃邊說會使嘴里嚼碎的食物碎末飛出嘴外,飄在餐廳或生活艙里,宇航員稍不注意吸進鼻腔就容易嗆到肺里發(fā)生危險。
關(guān)于《飛機趣味知識》的介紹到此就結(jié)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