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最先,希特勒正式指定的“接班人”是魯?shù)婪颉ず账埂=Y(jié)果這位“副元首”竟然在1941年5月,第三帝國神氣的橫掃歐洲之時,莫名其妙的駕機跑到了英國,其中緣由,到現(xiàn)在還是個謎;隨即,在赫
最先,希特勒正式指定的“接班人”是魯?shù)婪颉ず账埂=Y(jié)果這位“副元首”竟然在1941年5月,第三帝國神氣的橫掃歐洲之時,莫名其妙的駕機跑到了英國,其中緣由,到現(xiàn)在還是個謎;隨即,在赫斯出逃的第二個月,1941年6月底,經(jīng)過多方考慮,希特勒簽署一項密令:含糊的提及——如果元首出現(xiàn)意外,戈林可以代表他。很顯然,這是讓戈林來取代赫斯“副元首”的地位。加之,希特勒在私下場合也曾提及過“戈林適合接班”,各種出風頭的機會都特意留給戈林,戈林的“元首”繼承人身份貌似已經(jīng)成了公開的“秘密”。
還有那個“最完美的雅利安人”,海德里希,也曾被看好為“候補”接班人,不過,1942年,死在了“治理”捷克的任上;
當然,這也并非說胖戈林就此高枕無憂了,他的實力競爭者包括希姆萊,還有后起之秀馬丁?鮑曼,他們一直對“接班人”的位置虎視眈眈。
最終,直到第三帝國大廈將傾之際,希特勒才看清楚了誰才是真正的自己人。
1945年4月20日希特勒生日那天,蘇聯(lián)紅軍已基本完成對柏林的包圍,各種心腹勸說無果,希特勒還是堅持要留在總理府地堡“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但對于其手下,倒是沒有刻意限制。結(jié)果,當天夜里,在蘇軍飛機大炮的轟鳴聲中,尷尬的祝福元首生日快樂之后,大批納粹要員開始匆忙撤離柏林,其中就包括了希特勒最信賴的戈林和希姆萊。與希姆萊一樣,臨走,戈林還不忘帶上大批金銀珠寶,他的目的地是將會被盟軍控制的上薩爾斯堡。
而此時地堡中的希特勒,竟然還天真的幻想自己的空軍元帥會在南方召集軍隊繼續(xù)抵抗,跟自己一樣隨時準備“戰(zhàn)斗到最后一刻”。
跑到了“安全地帶”的戈林,認真研讀了1941年那份密令后,再聯(lián)系之前希特勒嗑藥后說過的“在談判方面,戈林可能比我搞的更好些”的言語,竟然在4月23日,天真的給希特勒發(fā)了一封小心翼翼的電報——“請問您是否同意我根據(jù)您1941年的命令,馬上接管帝國的全部領(lǐng)導權(quán)?如果在晚十點前沒有在您那里得到回音,將認為您失去行動自由,我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采取行動.......”
然而,電報落在了他的政敵,希特勒的貼身秘書,鮑曼手中,他故意先扣下文件,等希特勒情緒激動時,再火上澆油的呈遞。顯然,希特勒把這看成了“戈林的最后通牒”,怒不可遏,他大罵戈林:“戈林已經(jīng)完蛋了,他是個腐化分子和吸毒的癮君子,是第三帝國需要清除的敗類?!?/p>
隨后,在鮑曼的煽風點火下,希特勒當即口授命令:宣布戈林犯了“叛國罪”,理應處死,顧及于其之前的“功勞”,赦免死罪,但立即解除其全部職務。發(fā)報時,鮑曼還擅自加了一句——命令當?shù)攸h衛(wèi)隊立即逮捕戈林。
然而,讓希特勒更加憤怒的是另一個“好戰(zhàn)友”——希姆萊。4月28日,英國BBC公開廣播了希姆萊妄圖繞過還“建在”的元首,嘗試跟盟軍單獨媾和簽訂“秘密協(xié)議”的企圖。
希特勒得知廣播內(nèi)容之后,差點氣暈過去,聲稱他是“人類歷史上最無恥的背叛”。跟處理戈林不同,他隨即下令,把希姆萊列為叛國通緝犯,剝奪一切職務,要不惜一切代價進行追捕并處死。
之后,希特勒身邊的“紅人”就剩下了秘書鮑曼、宣傳部長戈培爾、外交部長里賓特洛甫。鮑曼資歷不夠,“小人”的嘴臉難以服眾,希特勒本人也瞧不上他;而剩下兩位都是博士出身的文人,沒有統(tǒng)領(lǐng)軍隊的能力和經(jīng)驗。尤其是戈培爾,提前帶著一大家子老小來到了地堡,就等著給元首和第三帝國“殉葬”呢,當接班人更不現(xiàn)實。
再看希特勒的軍人們,制空權(quán)幾乎完全喪失,空軍將領(lǐng)都成了“光桿司令”;而陸軍呢,其那些名字里帶“馮”(Von,德意志貴族的標志)高級將領(lǐng)們并不能讓希特勒完全信任,還帶頭反對希特勒的“焦土政策”;只有海軍的鄧尼茨,論資歷、威信都能服眾,加之,更讓希特勒看重的,還是他的忠誠。鄧尼茨雖說不是納粹黨員,嘴上也沒講過花哨的言語,但實際行動很說明問題,一直認打仗,元首說干什么就踏踏實實的干什么,沒怎么參與過派系繁雜的政治斗爭,還把主動把倆兒子送上前線,最后雙雙戰(zhàn)死。
安排好鄧尼茨政府事宜后,4月30日,新婚的希特勒在地堡中自殺。次日,鄧尼茨元帥宣誓成為第三帝國元首,接手了希特勒的爛攤子。
(1945年5月5日,向盟軍投降的鄧尼茨,戰(zhàn)敗投降照樣穿的氣派,把旁邊的英國軍官襯托的跟打雜的一般)
戰(zhàn)后,鄧尼茨的表現(xiàn)和經(jīng)歷,也進一步證實了希特勒的眼光。
不同于大多數(shù)提前釋放的德國高層,鄧尼茨扎扎實實的服滿了10年,一天都沒少關(guān),直到1956年才給放出來。此時,連背了百余條美軍戰(zhàn)俘人命的“馬爾梅迪慘案”的指揮官,曾被判死刑,后改成了終身監(jiān)禁的約阿希姆·派普都已經(jīng)提前釋放了。
鄧尼茨的遭遇,除了狼群戰(zhàn)術(shù)中各色U-Boot擊毀了盟軍大小三千多艘艦船這類的戰(zhàn)爭罪外,據(jù)說,還跟他老人家剛烈的性格有關(guān)。
與希特勒最信任的施佩爾等人抓住一切機會高呼悔恨不同,鄧尼茨多種場合表示,從不后悔自己的作為,自己作為軍人,就應該在戰(zhàn)爭中對工作盡心盡力,對國家和領(lǐng)導人表現(xiàn)出堅定的忠誠,本身就沒錯。
結(jié)果,基于這種論調(diào),鄧尼茨他老人家毫無爭議的被直接定義成了“危險人物”。而實際上,無論是在監(jiān)禁中,還是回家后,這個所謂的“危險人物”并沒有任何表現(xiàn)出危險的一面。
中國古代關(guān)于皇權(quán)的繼承問題,是有一定的政治規(guī)矩的,其中重要的一條便是:“我可以給,你不能要”。作為第三帝國的獨裁者,希特勒頗具君王“氣質(zhì)”和作風,而納粹內(nèi)部法定的繼承人和二號人物戈林,就是在納粹德國崩潰前夕,犯了如此非常幼稚的錯誤,最終也沒能以德國總統(tǒng)的身份站在紐倫堡國際軍事法庭上,他真應該多學學中國歷史。
(鄧尼茨)
眾所周知,納粹內(nèi)部最初規(guī)定的繼承人選是希特勒的副手赫斯,然而這廝逐漸發(fā)現(xiàn),他對內(nèi)工作不如希姆萊,對外戰(zhàn)爭不及戈林,面對納粹德國在二戰(zhàn)初期的高歌猛進,深有插不上手幫不上忙力不從心的感覺,這必將影響他的接班人地位。于是頗具危機感的赫斯琢磨來琢磨去,決定干一票驚世駭俗的大事情出來,既給希特勒分憂,又能證明自己的能力。
1941年5月10日,蘇德戰(zhàn)爭爆發(fā)前夜,赫斯在未通知納粹高層的情況下單槍匹馬飛往英國,企圖憑借一已之力,說服英國與希特勒談和然后共同對付蘇聯(lián),從而使德國避免陷入兩線作戰(zhàn)的困境。顯然,赫斯同學過于天真了,堅持抵抗的英國人毫不客氣,把他秘密關(guān)押起來,于是這個接班人事實上不復存在了。
(戈林)
1941年6月29日,經(jīng)過多方考慮,希特勒簽署一項命令:如果希特勒死去,戈林將成為他的繼承人;如果元首不能視事時,戈林將代表他。這算是正式確認了戈林的繼承人身份,當然,他的競爭者希姆萊和后起之秀鮑曼,也一直對這個位置虎視眈眈。
戰(zhàn)爭打到1945年4月20日時,蘇聯(lián)紅軍已基本完成對柏林的包圍,希特勒堅持留在總理府地下室負隅頑抗,于是當天夜里,慶祝完元首生日快樂之后,大批納粹要員撤離德國首都,其中包括戈林和希姆萊,逃命之際,戈林還不忘帶上大批金銀珠寶,他的目的地是上薩爾斯堡。
希特勒在最后的幾天里已處于近乎癲狂的狀態(tài),時而清醒,時而糊涂,曾經(jīng)對凱特爾和約德爾講了許多語無倫次的布署,談到戈林時,他曾經(jīng)指望戈林率領(lǐng)軍隊在德國南方繼續(xù)抵抗,前兩者直白的告訴他,沒有一個德國士兵會為戈林而戰(zhàn);希特勒又談到:“至于說到談判,戈林能比我搞的更好些”,約德爾把這句話轉(zhuǎn)述給了空軍參謀長科勒將軍,科勒又親自飛往戈林身邊進行匯報,終于釀成一場鬧劇。
戈林想當然的認為,希特勒即將決定死去,這句話意味著要把權(quán)力移交給繼承人,于是經(jīng)過跟顧問們的緊急磋商,在認真研讀了1941年那份命令的“法律解釋”后,他于4月23日給希特勒發(fā)了一封小心翼翼的電報:
“請問您是否同意我根據(jù)您1941年的命令,馬上接管帝國的全部領(lǐng)導權(quán)?如果在今晚十點鐘還沒有在您那里得到回音,我將認為您失去行動自由,我將為了國家和人民的最大利益采取行動。。?!?/p>
(鮑曼)
然而電報落在了政敵鮑曼手中,他故意先行扣壓文件,等到希特勒情緒激動時順勢呈遞,聲稱這就是戈林的最后通牒,完全不明所以的希特勒閱后怒不可遏,他大罵戈林:“我早已經(jīng)知道他完蛋了,他腐化和吸毒”,在鮑曼的慫恿下,希特勒當即口授一份命令:宣布戈林犯了“叛國罪”,理應處死,姑念長期效勞,可免一死,解除全部職務。
鮑曼在拍發(fā)時又私自加注了責成當?shù)攸h衛(wèi)隊逮捕戈林的命令,于是1945年4月24日凌晨,第三帝國唯一的“帝國元帥”戈林就成了階下囚。
(希特勒與赫斯)
又過了三天以后,背著希特勒通過瑞典試圖與西方談和的希姆萊,因事件敗露,也被解除一切職務。
在收拾完兩個試圖取而代之的兩個老部下后,希特勒決定自殺并口述遺囑,他將戰(zhàn)爭的失敗完全歸咎于德國陸軍的軍官團,他諷刺道:“希望我們的陸軍軍官們將來像我們的海軍那樣,把決不放棄一城一地看作榮譽攸關(guān)的問題,尤其重要的是,指揮官們必須至死也要忠誠地克盡職守”,同時宣布將戈林和希姆萊開除出黨。
(希特勒和希姆萊)
希特勒最后認為,陸軍、空軍和黨衛(wèi)隊的將領(lǐng)們都背叛了他,使他喪失了勝利,那就只剩下海軍還看著順眼了,因此決定:“我任命鄧尼茨海軍元帥為德國總統(tǒng)和武裝部隊的最高統(tǒng)帥”,在他擬定的鄧尼茨政府名單中,戈培爾將出任總理,鮑曼為黨務部長和遺囑執(zhí)行人,4月30日,希特勒自殺。
然而僅僅五天之后,新任納粹德國最高統(tǒng)帥鄧尼茨(不再稱為元首),即命令新任海軍總司令弗雷德堡上將,向艾森豪威爾接洽投降,時間定格在1945年5月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