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仁川登陸以后,麥克阿瑟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卻無力迅速挽回戰(zhàn)局,最終被撤職。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0萬朝鮮人民軍迅速擊潰南韓軍隊,占領了韓國百分之九十的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因為仁川登陸以后,麥克阿瑟遭到一連串的失敗,卻無力迅速挽回戰(zhàn)局,最終被撤職。
1950年朝鮮戰(zhàn)爭爆發(fā),10萬朝鮮人民軍迅速擊潰南韓軍隊,占領了韓國百分之九十的領土。
這并不出乎意料,反而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朝鮮人民軍的主力約有三四萬人,均是參加過慘烈解放戰(zhàn)爭的四野朝鮮獨立師。
這些軍隊官兵普遍經(jīng)過了長達三四年的戰(zhàn)斗,曾經(jīng)擊敗過國軍美械部隊,戰(zhàn)斗力是很強的。
當時為了支援朝鮮,我軍命令3個朝鮮獨立師回國,并且攜帶了我軍能夠提供的最好武器裝備。
然而,回國以后他們立即更換了全套的蘇制裝備,甚至還配備了1個坦克旅。
可以說,以四野獨立師為骨干的朝鮮人民軍,戰(zhàn)斗力是非常厲害的,裝備也相當精良。
如果拋去空軍來說,這支10萬人的大軍可以和最精銳的美軍、蘇軍正面交火,絲毫不落下風。
而當時南韓軍隊實際上算不上作戰(zhàn)部隊,而是保安部隊。
南韓軍重武器奇缺,連1輛坦克都沒有,官兵沒有受到過野戰(zhàn)軍事訓練,平時只是保境安民,對付朝鮮游擊隊的滲透而已。
在人民軍攻擊下,南韓軍的崩潰是必然。
朝鮮戰(zhàn)爭初期,人民軍銳不可當。曾經(jīng)人民軍對南韓一個主力團攻擊二三個小時,該團傷亡竟然超過七成,差點全軍覆沒。
美軍倉促趕來增援,結果因兵力不足,被人民軍同樣擊潰,一直敗退到釜山一線,眼見就要被趕下海。
在這種關鍵時刻,麥克阿瑟在最不適合登陸的仁川登陸了。
這里的地形太差,一旦沒有把握好時間就會導致登陸艦隊全部擱淺,淪為岸上的活靶子,更別說船只自身的損失了。
然而,仁川登陸以后,麥克阿瑟的主力迅速攻陷漢城、平壤,將朝鮮半島從中間攔腰切斷。
在釜山一線奮戰(zhàn)的朝鮮人民軍被切斷后路和補給線,根本無法繼續(xù)作戰(zhàn),迅速自行潰敗了。其中三分之二投降或者被殲滅,余下三分之一靠丟掉所有重武器,分散突圍甚至打游擊,僥幸逃回朝鮮國土。
由此,麥克阿瑟獲得最為輝煌的勝利。
但麥克阿瑟同美國軍方錯誤判斷形勢,認為蘇聯(lián)不敢出兵幫助朝鮮,而百廢待興的中國當然更不可能。
美韓聯(lián)軍毫無顧慮的開到鴨綠江附近,突然遭到志愿軍的猛擊。
美軍之前從沒遇到志愿軍的打發(fā),被誘敵深入以后切斷補給線路,導致一線部隊連續(xù)潰敗。
從第一次戰(zhàn)役開始到第三次戰(zhàn)役,美韓聯(lián)軍一路向南潰逃,連漢城都放棄了。
由于麥克阿瑟無力扭轉局面,還不斷大發(fā)厥詞。
1951年4月11日,麥克阿瑟將軍主張對中國在東北的軍事目標進行打擊,必要時動用核武器。
杜魯門對麥克阿瑟失去耐心,也希望借此讓他黑背鍋,當天將他解職,由李奇微接任。
李奇微上臺以后,利用著名的磁性戰(zhàn)術,攻擊了志愿軍補給和缺乏空軍的弱點,在第四次戰(zhàn)役中迅速挽回敗局。
麥克阿瑟回到美國后,在華盛頓受到了萬人空巷的英雄式歡迎。
美國很多大城市都爆發(fā)了支持麥克阿瑟,反對杜魯門的游行示威活動,杜魯門支持率下降到了26%。
1951年4月19日,麥克阿瑟發(fā)表演說—— 《老兵永不死》(Old soldiers never die)。
1951年6月25日,美國國會為了表彰他的功績,破例通過一個決議,批準為他專門制造一枚金質特殊榮譽勛章,這面勛章上面鐫刻著他的肖像和以下文字:“澳大利亞的保衛(wèi)者,菲律賓的解放者,日本的征服者,韓國的捍衛(wèi)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