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藍天下和平鴿在飛翔,來自萬里長城的故鄉(xiāng)。
跨過高山越過重洋,和平之旅英姿颯爽。
藍天下和平鴿在飛翔,它飛到硝煙四起的地方。
排除雷陣架起橋梁,和平之旅威武剛強。
牢記偉大祖
藍天下和平鴿在飛翔,來自萬里長城的故鄉(xiāng)。
跨過高山越過重洋,和平之旅英姿颯爽。
藍天下和平鴿在飛翔,它飛到硝煙四起的地方。
排除雷陣架起橋梁,和平之旅威武剛強。
牢記偉大祖國的重托,不忘家鄉(xiāng)父老的厚望。
那和平的橄欖樹喲,在剛果(金)的土地上生長。
為什么要去黎巴嫩排雷?
地中海東岸綿延120公里的黎以邊境“藍線”地域,埋藏著數(shù)以十萬計的地雷和未爆彈。受聯(lián)黎司令部命令,近日,中國第十六批赴黎巴嫩維和部隊建筑工兵分隊在異常困難的作業(yè)條件下,成功在這片“死亡地帶”的一處山崖構筑了一個扶梯,為后續(xù)的維和作業(yè)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自2006年組建以來,已發(fā)現(xiàn)并清除地雷與未爆物9275枚。
“藍線”是聯(lián)合國為黎巴嫩和以色列劃定的臨時?;鹁€,每年聯(lián)黎部隊都要對黎以邊界的藍桶進行維護保養(yǎng)。而“藍線”的第11任務點,位于山崖底部,四周被雷區(qū)環(huán)繞。為了打通抵達崖底這個“藍點”的通道,中國第16批赴黎維和建筑工兵分隊的官兵們要在7米高的山崖坡壁上構筑扶梯。
建筑工兵分隊平面建筑連連長 張銳:這片地域周圍不僅埋藏著許多地雷,而且非常敏感,雖然10多年過去了,但是我們也不能有絲毫放松。
通往山崖只有一條不足2米寬、用簡易鐵絲網隔出的崎嶇山道,而山道兩側就是危險的雷區(qū),車輛機械無法通行,官兵們只能通過肩挑背扛的方式,將沙石、水泥等施工材料搬運到作業(yè)點。
建筑工兵分隊平面建筑連指導員 謝震海:我們每天要背著30公斤重的東西,在這500多米的崎嶇小道上往返10多趟,一個月下來,肩膀和背上也磨出了血泡,但沒有一個人喊苦叫累。
由于發(fā)電機的轟鳴聲可能引爆地雷,官兵們只能在雷場外將需要用電的工序完成后,再轉運到山崖作業(yè)點。拼接好的扶梯長約7米,重達600多斤,8名官兵密切配合,小心翼翼通過狹長的崎嶇山道,一步步將將扶梯搬運到山崖作業(yè)點。經過官兵一個月的連續(xù)奮戰(zhàn),嚴格按照聯(lián)黎工程部門要求施工的扶梯順利架設完畢,為后續(xù)的維和作業(yè)和附近村民通過雷區(qū)打通了一條生命通道。
2018年相關報道:直擊黎巴嫩維和官兵排雷現(xiàn)場
中國第16批赴黎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掃雷連官兵,赴“藍線”6-50點位執(zhí)行聯(lián)黎直升機停機坪附近的雷場清排任務已經有3個月。這既是赴黎維和部隊自2006年部署到黎巴嫩后,首次執(zhí)行大面積清排雷場任務,也是聯(lián)黎部隊(聯(lián)合國駐黎巴嫩臨時部隊)近幾年最大的掃雷任務,清排雷場面積、清排地雷總數(shù)、任務時間都創(chuàng)歷史新高。
清排雷場和開辟作業(yè)通道不同,意味著官兵要不留死角地把這片10000多平方米內,“沉睡”了30多年的1000多枚地雷全部銷毀干凈。
近三個多月來,每個工作日,一群帶著五星紅旗臂章的中國軍人,身著十幾斤重的防護服和防護頭盔,在這片地雷遍布、荊棘叢生、蟻蝎橫行的“死亡地帶”里清除雷患。他們是如此的小心謹慎,因為邁出的每一步都事關生死;他們又是如此的堅毅果敢,因為走過的每一個足跡都描繪安寧。
這些地雷埋設于1980年,性能很不穩(wěn)定,地雷周邊的石頭稍有松動或碰觸到地雷,都有可能引發(fā)爆炸。
作業(yè)手鄧文屹標定信號源后,開始在地雷后方20厘米處用小鏟子進行挖掘。前進了不足10厘米寬,一個堅硬的大石塊就擋住了去路,在確定石塊扎地很深不能移動后,他只能用小鏟子配合毛刷一點點從石頭縫里面摳土,就像考古工作一樣精細。鄧文屹邊挖掘邊用探雷器反復探測,越接近地雷的位置,他就越小心謹慎。連續(xù)的陰雨天氣,使得土壤的粘度變大,挖掘時必須讓土壤或小石子自然脫落,無疑讓這項工作更加復雜。在掃雷小組長的幫助下,經過一個多小時的努力,鄧文屹終于讓這枚埋于地下30多年的地雷重見天日。
鄧文屹說,在石頭縫里挖地雷,危險系數(shù)很高,因為挖掘的過程中,要拿鍬和毛刷在石頭縫中摳土壤,這個過程很漫長,這個很考驗作業(yè)手的耐心。一不注意的話,上面的(松動)石頭會落下來壓到地雷,(可能)會產生爆炸。
這片雷場山石遍地,像這種埋在石頭縫中的地雷,官兵每天都要銷毀好幾顆。有一種石頭雷,就是把地雷偽裝在類似石頭的外殼內。判定有無石頭雷,也為挖掘作業(yè)造成了很大的困擾。每天挖掘時,遇到直徑超過5厘米的石塊官兵都要仔細探測,邊挖掘邊把石頭收集到安全區(qū)域。除了石頭雷,雷場內詭計雷、遺失地雷、未爆物等各種復雜情況,時刻考驗著官兵的心理素質和專業(yè)能力。
“我們每銷毀一顆地雷,就會在這個位置(地雷銷毀的位置)標識一根小黃樁?!敝袊?6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掃雷三組副組長李江介紹說,這是他參加第四次維和,以前是開辟安全通道,一般只穿越四條雷帶,基本上是排十幾顆地雷?!斑@是首次大規(guī)模的清排雷場,我每天面臨著都要清排地雷,遇到的危險很多。比如,地雷(雷體分位的)、雷體移位的、引信朝上的、雷殼分開的等等,還有很多未知的危險,所以挖的地雷越多,感覺心里越害怕?!?/p>
這片正面約350米、縱深約40米的雷場區(qū)域,埋設著近1000多枚地雷。雷場內復雜的地形、茂密的植被、遍地的遺留金屬物,給作業(yè)增加了很大的風險。除此之外,雷場的一側是幾十米高的陡坡,官兵只能從巡邏路一側為突破口開辟掃雷通道,但是地雷的引信就是朝著公路的方向。盡管黎巴嫩已經進入冬季,寒風凜冽,但走出雷場的每名官兵,無不汗流浹背。
中國第16批赴黎巴嫩維和多功能工兵分隊副指揮長羅強介紹說,他們根據(jù)雷場的歷史背景還有現(xiàn)地的作業(yè)條件,采取儀器探測定位和人工挖掘確認的方法,主要是將整個雷場進行分區(qū)劃片,進行作業(yè)編號。同時每個作業(yè)區(qū)塊里面投入一個作業(yè)小組,這樣既保證了每個作業(yè)小組之間絕對的安全距離,又保證了我們兵力和裝備的最大化投入,確保了我們作業(yè)的進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