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部網(wǎng)頁》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如何?
2、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學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部網(wǎng)頁》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如何?
- 2、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學是哪個?
- 3、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柯世堂導師怎么樣
- 4、中國航空是哪所大學?
- 5、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現(xiàn)在到底好不好
- 6、陳都靈畢業(yè)于哪個高中?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如何?
看一個專業(yè)好不好,主要看教授率,實驗室建設情況,就業(yè)情況,以及教學成果等!總體來說這個專業(yè)還是不錯的! 材料科學與技術學院下設兩個系:材料科學與工程系、應用化學系;兩個省級工程中心:江蘇省復合材料工程中心和江蘇省熱處理及表面改性工程研究中心;一個中心實驗室;四個研究所:復合材料研究所、環(huán)保技術研究所、文物保護材料研究所、涂料與涂裝技術研究所;四個研究中心:一個醫(yī)學物理研究中心、一個納米研究中心、一個特種材料制品開發(fā)中心和一個工程技術培訓中心;其中焊接培訓部是南京市勞動局指定的焊接培訓基地。學院現(xiàn)有一個材料加工工程博士授予權點,包括材料學、材料加工工程、應用化學、環(huán)境工程、核技術及其應用和凝聚態(tài)物理等6個碩士授予權點,并招收博士后研究人員。材料科學與工程系下設材料科學與工程本科專業(yè),應用化學系下設應用化學本科專業(yè),醫(yī) 學物理研究中心下設醫(yī)學物理本科專業(yè),其中材料科學與工程專業(yè)是江蘇省首批本科品牌專業(yè)建設點。 學院以培養(yǎng)高質量的材料、化學和醫(yī)學物理領域專業(yè)人才為主要任務,重視學生素質和創(chuàng)新能力的培養(yǎng)與提高,努力適應和滿足國民經(jīng)濟和國防建設與高級復合型人才培養(yǎng)的需求,培養(yǎng)的各類學生知識面廣、結構合理、專業(yè)基礎扎實、素質高、事業(yè)心強。多年來學院生源來自全國各地,畢業(yè)生就業(yè)市場廣闊,就業(yè)率達100%,其中大部分畢業(yè)生已成為各單位的技術骨干,部分還擔任了政府部門、企事業(yè)單位的領導工作,約30%的畢業(yè)生考取了國內外著名高校和本院的研究生。目前在校本科生、研究生近千名。 學院現(xiàn)有教職工60余名,其中教師45名,包括中科院院士1名,教授10名(其中博士生導師7名),兼職教授10名,副教授22名,全部具有碩士及以上學位,半數(shù)以上具有博士學位,出站博士后10余名,已形成了一支以中青年教授為骨干的教學和學科建設梯隊。全院教師理論基礎深厚,教學經(jīng)驗豐富,有十余名教師在國家、省、市等學術團體、教學指導委員會任重要職務,許多教師都與企業(yè)保持協(xié)作關系或被聘為企業(yè)顧問,在教學過程中能將理論和實踐有機地結合起來,極大地開闊了同學的視野,也使我院的畢業(yè)生深受用人單位的好評,近年來一直供不應求。 學院通過調整學科建設重點方向,強化科學研究與專業(yè)教學更加緊密結合;各專業(yè)課程設置科學合理,注重知識結構的系統(tǒng)性和先進性,為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教改工作卓有成效,不僅在教學方式、教學手段上積極探索、銳意創(chuàng)新,而且在教學體系上有所突破,部分專業(yè)已進入國內一流行列,近年獲國家、省部級教學優(yōu)秀成果6項?;A課程得到強化,所有教授給本科生講授課程,同時加強了實驗室管理與建設,設有學生開放實驗室和實驗基金,把靈活的教學形式和嚴格的管理有機結合起來,強化實踐環(huán)節(jié)和能力培養(yǎng),對優(yōu)秀學生按照研究生模式培養(yǎng),配備導師;達到既提高學生的水平和適應性、又提高專業(yè)課教學效益、同時強化學科建設和壯大科研隊伍的三重目的;學校先后投入了800余萬元經(jīng)費用于材料科學與工程的實驗室建設,建立了材料制備、材料微觀分析、材料力學和材料物理性能實驗室,購進了大量先進的實驗儀器設備,并已建成12000平方米的工程中心,正在建設15000平方米的材料大樓。 學院與國內外聯(lián)系廣泛,與國內外許多著名大學的材料學院建立了廣泛的學術合作和交流關系,已與英國拉芙堡大學簽訂合作辦學協(xié)議,本院學生可在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習三年,在拉芙堡大學學習兩年,成績合格者將獲得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學士學位,拉芙堡大學碩士學位,即“3+2”聯(lián)合培養(yǎng)模式。近幾年,本專業(yè)的科研經(jīng)費增長快、水平高、成果多且推廣成效好,成為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發(fā)展最快的學科之一。相繼承擔了30余項包括國家“863”和自然科學研究基金等國家和省部級科研項目。已鑒定科研項目20余項,獲專利3項,其中大部分項目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獲國家科技進步三等獎一項、省部級科學進步二等獎8項、三等獎10項。其中,兩項成果為科技部重點推廣項目,1項成果獲中國高新技術、新產(chǎn)品博覽會金獎,并孵化出一大批應用技術成果和開發(fā)出近30種高科技含量的新產(chǎn)品。在國內外著名學術期刊和會議上發(fā)表論文千余篇,其中收錄于SCI、EI和科學文摘的論文約200余篇。為科研的可持續(xù)發(fā)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最好的航空航天大學是哪個?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安交通大學航天航空學院,西安航空職業(yè)技術學院,南昌航空大學,桂林航天工業(yè)高等??茖W校,四川航天職業(yè)技術學院,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北華航天工業(yè)學院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的柯世堂導師怎么樣
很牛的。
姓名:柯世堂性別:男行政職務:
專業(yè)技術職務:副教授辦公電話: 025-84891754導師類別:碩士生導師
最后學歷:博士畢業(yè)最后學位:博士最后畢業(yè)學校:同濟大學
電子郵件: keshitang@163.com
工作單位:航空宇航學院
◇學科研究方向一:
二級學科名稱:結構工程(招收碩士研究生)學科代碼11: 081402
1.超高層/高聳建筑抗風與抗震
2.核/火電廠重要建筑物抗風與抗震
3.大型風力發(fā)電系統(tǒng)結構風場模擬與抗風設計
◇個人簡歷(學歷、學術經(jīng)歷及社會兼職):
柯世堂,安徽池州人,副教授,國家一級注冊結構工程師,同濟大學土木工程專業(yè)工學博士,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力學博士后,日本東京工蕓大學訪問學者。
*研究成果:發(fā)表期刊和會議論文70余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40余篇。申請發(fā)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是國內外重要期刊《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Wind and structures》、《Structure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Engineering Structures》、《Journal of Fluids and Structures》、《土木工程學報》、《工程力學》、《振動與沖擊》、《空氣動力學學報》、《實驗流體力學》、《固體力學學報》、《建筑結構學報》、《振動工程學報》、《湖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和《中南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的審稿專家。
*主持縱向課題: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中國博士后科學基金一等資助、江蘇省博士后科研基金、廣東省高校結構與風洞重點實驗室開放課題、南京航空航天大學引進人才課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培育基金等多項縱向課題。
*主持橫向課題:主持寧夏馬蓮臺發(fā)電廠超大型冷卻塔、臺州剛泰國際商業(yè)中心超高層建筑、南京高淳秀山電視塔、蘇州吳江金茂中心超高層建筑、內蒙古京能盛樂電廠超大型冷卻塔等國內重要工程風洞試驗和抗風/抗震動力計算;主持大型隧道內支架抗強風性能測試、超大型冷卻塔風振分析理論研究與風振系數(shù)計算軟件開發(fā)等橫向項目。
*主講課程:本科生課程:《土木工程結構抗風設計》;研究生課程:《結構風工程》。
◇發(fā)表學術論文,出版專著情況:
發(fā)表期刊和會議論文70余篇,其中SCI收錄8篇,EI收錄40余篇。
*其中部分代表作如下:
? [1] S T Ke, Y J Ge, L Zhao, Y Tamura. A new methodology for analysis of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on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2, 111(3): 30-39
? [2] S T Ke, Y J Ge, L Zhao, Y Tamura. Wind-induced Responses Characteristics on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J].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2013, 20(11):3216-3227
? [3] S T Ke, Y J Ge. The influence of self-excited forces on wind loads and wind effects for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 [J]. Journal of Wind Engineering and Industrial Aerodynamics. 2014,132: 125-135
? [4] S T Ke, T G Wang, Y J Ge, Y Tamura. Wind-induced responses and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of tower-blade coupled large wind turbine system.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 2014, 52(3): 485-505
? [5] S T Ke, Y J Ge, T G Wang, J F Cao, Y Tamura. Wind field simulation and wind-induced responses of large wind turbine tower-blade coupled structure. The structural design of tall and special buildings. 2014,
? [6] X. X. Cheng, L. Zhao, Y. J. Ge, S. T. Ke, X. P. Liu. Wind Pressures on a Large Cooling Tower, Advances in structural engineering, in press
? [7] L Zhao, X Chen, S T Ke, Y J Ge. Aerodynamic and aero-elastic performances of super-large cooling towers[J], Wind and Structures, 2014, 19(4): 443-465
? [8] J. F. Zhang, H. Chen, Y. J. Ge, L. Zhao and S. T. Ke. Effects of stiffening rings on the dynamic properties of hyperboloidal cooling towers.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nd mechanics, An International Journal.2014, 49(5): 619-629
? [9] S T Ke, L Zhao and Y J Ge.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ing for large cooling towers[C].The 3st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ing,(NSFC-JST Cooperative Research Project). Beijing, China, May 29-30, 2011
? [10] S T Ke, L Zhao and Y J Ge. Coupling Effects of Resonant Components of Aerodynamic Loads Acted on Hyperbolic Spacial Structures[C]. Seventh International Colloquium on Bluff Body Aerodynamics Applications. Shanghai, China, September 3-6, 2012
? [11] S T Ke, Y J Ge, L Zhao. Evaluation of Strength and Local Buckling for Cooling Tower with Gas Flue[C]. Proceedings of the International Symposium on Computational Structural Engineering. Beijing, China, August 8-10, 2009
? [12] S T Ke, X A HOU. Calcul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equivalent static wind loads on Hyperbolic cooling towers [C]. Chinese society of electrical engineering industrial cooling tower of the 2012 Annual Academic Conference Papers. Hainan, China, November 1-2, 2012
? [13] J F Cao, T G Wang, S T Ke. Investigation of dynamic loads on large wind turbines based on the wake method[C]. Proceedings of IWEC 2013, the 5th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f Energy Conversion. Shantou, China, November 25-27, 2013
? [14] L Zhao, S T Ke and Y J Ge. Extreme Value Estimation of Non-Gaussian Aerodynamic Series of Cooling Tower[C]. 16th IAHR Cooling Tower and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Conference. Bensberg,Germany, June 20-23, 2012
? [15] J F Zhang, S T Ke, L Zhao and Y J Ge. Re-recognition of the BSS Approach for Hyperboloidal Cooling Towers[C]. 16th IAHR Cooling Tower and Air-cooled Heat Exchanger Conference.Bensberg, Germany, June 20-23, 2012
? [16] 柯世堂,趙林,邵亞會,葛耀君. Wavelet_Huang和Hilbert_Huang用于非高斯風壓信號分析的比較研究[J].土木工程學報. 2011, 44(6): 21-27
? [17] 柯世堂,侯憲安,趙林,葛耀君.超大型冷卻塔風荷載和風振響應參數(shù)分析:自激力效應[J].土木工程學報. 2012, 45(12): 45-53
? [18] 柯世堂,葛耀君.基于一致耦合法的大型博物館結構風致響應精細化研究[J].建筑結構學報. 2012,33(2): 23-29
? [19] 柯世堂,趙林,葛耀君,張軍鋒.大型雙曲冷卻塔氣彈模型風洞試驗和響應特性[J].建筑結構學報.2009, 31(2): 61-68
? [20] 柯世堂,陳少林,趙林,葛耀君.濟南奧體館屋蓋結構風振響應和等效靜力風荷載[J].振動工程學報. 2013, 26(2): 41-48
? [21] 柯世堂,王法武,周奇,周志勇,趙林.等效靜力風荷載背景和共振之間耦合效應分析[J].土木建筑與環(huán)境工程. 2013, 35(6): 114-119
? [22] 柯世堂,王同光,趙林,葛耀君.風力機風振背景、共振響應特性及耦合項分析[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 2013,V33(24): 63-70
? [23] 柯世堂,王同光,陳少林,等.大型風力機全機風振響應和等效靜力風荷載[J].浙江大學學報(工學版), 48(4): 686-692.
? [24] 柯世堂,葛耀君,趙林.基于EMD和小波變換結構風振高階參振模態(tài)識別方法探討[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1, 43(4): 1569-1574
? [25] 柯世堂,趙林,葛耀君.大型冷卻塔結構風振與地震作用影響比較[J].哈爾濱工業(yè)大學學報. 2010,42(10): 281-287
◇科研成果獲獎及專利:
申請發(fā)明專利1項、軟件著作權1項。
◇承擔的科研項目情況:
* 主持縱向課題:
1.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基金(51208254),“復雜環(huán)境下超大型冷卻塔風振機理與等效靜風荷載研究”,經(jīng)費: 25萬,起止時間:2013-2016
2.主持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BK2012390),“超大型冷卻塔風振耦合機理及氣動抗風措施研究”,經(jīng)費: 20萬,起止時間:2012-2015
3.主持廣東省高校結構與風洞重點實驗室開放基金(201301),“大型冷卻塔群多目標等效靜力風荷載研究”,經(jīng)費: 2萬,起止時間:2013-2014
4.主持中國博士后基金一等資助(2013M530255),“周邊干擾下冷卻塔群抗風設計精細化研究”,經(jīng)費: 8萬,起止時間:2013-2015
5.主持江蘇省博士后基金(1202006B),“火/核電超大型冷卻塔三維風荷載與抗風設計方法研究”,經(jīng)費:3萬,起止時間:2012-2014
6.主持引進人才基金(YAH12010),“多目標等效靜力風荷載計算方法研究”,經(jīng)費: 6萬,起止時間:2012-2014
7.主持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培育基金(YAH12010),“核電超大型冷卻塔風振機理研究”,經(jīng)費: 2萬,起止時間:2013-2014
* 主持橫向課題:
1.主持“寧夏馬蓮臺電廠二期超大型冷卻塔風洞試驗及對一期冷卻塔安全影響分析”(KFA13668),經(jīng)費:60萬,起止時間:2013
2.主持“臺州剛泰國際中心超高層建筑群體風荷載風洞試驗與風振分析”(KFA13756),經(jīng)費: 36萬,起止時間:2013-2014
3.主持“南京高淳電視塔與秀山地形風洞試驗與風振分析”(KFA14063),經(jīng)費: 38萬,起止時間:2014
4.主持“蘇州吳江金茂中心超高層建筑風荷載數(shù)值模擬研究”(KFA14078),經(jīng)費: 8.5萬,起止時間:2013-2014
5.主持“內蒙古京能盛樂電廠超大型冷卻塔塔群風洞試驗與抗風抗震計算”(KFA14085),經(jīng)費: 25萬,起止時間:2013-2014
6.主持“TDRRU隧道支架抗強風性能測試風洞試驗”(KFA14***),經(jīng)費: 4.0萬,起止時間:2014
7.主持“超大型冷卻塔風振計算理論研究及風振軟件開發(fā)”,經(jīng)費: 90.5萬,起止時間:2014-2016
8.主持“大型冷卻塔模態(tài)特性現(xiàn)場實測與抗風抗震動力影響評價”,經(jīng)費: 140萬,起止時間:2014-2016
9.主持“MD6000/3000型濕煙氣低濃度煙塵儀前置加熱器進出口風速測試”,經(jīng)費: 4萬,起止時間:2014
* 參與課題:
參與國家自然科學重大研究計劃、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面上項目、科技部國家重大專項、江蘇省自然科學基金、國內超大跨度橋梁和超大型冷卻塔等重大工程風洞試驗和抗風抗震研究等多個課題
◇指導研究生情況:
◇備注:
歡迎有志于結構工程、風工程和地震工程研究的同學加入我們的團隊。E-mail:keshitang@163.com.辦公電話:025-84891754.手機:13621581707.
中國航空是哪所大學?
中國傳統(tǒng)上搞航空的有三大高校 它們都是985和211,分別是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西北工業(yè)大學,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然后是二本院校 出名的有 沈陽航空航天大學,南昌航空航天大學。還有一些重點高校在最近幾年開辦了航空航天學院比如: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等。最有名的就是傳統(tǒng)的這三大高校,它們各有特色。北航的地理優(yōu)勢明顯,在最近10幾年迅速崛起,但真正從事航空的并不太多,然后是西北工業(yè)大學,學生的基礎比較好,單位喜歡招來干活,南航在直升機領域有優(yōu)勢,學生頭腦靈活,到單位有能迅速適應工作單位的人事人際,容易走上領導崗位。
南京航空航天大學金城學院現(xiàn)在到底好不好
哈哈,兄弟你為什么要用“到底”呢?是不是你的所聞跟所見的有本質的區(qū)別,那我告訴你絕對有這個可能。金城雖比不上成賢,但還是要比其他學校好,以我個人意見,金城是一個值得信賴的學校。學校在江寧祿口區(qū)與機場為伴(可能就是因為有航空特色,便于學生實習吧?。瑢W院從教學管理到學生的生活管理,都離不開南航大的支持。學院院長由南航大在職的教授、科技部部長擔當,各系部主任,由南航大在職教授擔當,學院從教學計劃的制定開始,就考慮了學生的考研和就業(yè),學院建有在江蘇本三院校中一流的實驗室,各專業(yè)均建有數(shù)量眾多的就業(yè)實習基地。
雖說校區(qū)有點小遠,但是南京的市內交通不咋地,所以跟其他兄弟院校相比,多花的時間基本可以忽略不計。學院每個都有很多來往于御道街-將軍路校區(qū)-學院的班車,路程最多1個小時。
考研率每年金城學院都很好,建有考研教室,可以自愿參加考研培訓,2009年有一名學生考南航研究生,名列所有學生第一名;2010年有一名學生竟然不可思議的考生了北京大學。哈哈,老師教導有方。
最后提一下,我是金城畢業(yè)的東南大學研究生。去年幫忙老師招生咨詢時,就發(fā)現(xiàn)有些學校老師詆毀金城,試想一名為人師表的老師能做出這樣的事情,那個學校能會怎么樣?
我相信大家應該有識別能力,哈哈。
陳都靈畢業(yè)于哪個高中?
陳都靈高中畢業(yè)于廈門一中,平時生活學習十分低調,偶爾從事一些模特方面的兼職工作。2012年,陳都靈以621分的的高考成績順利考入南京航空航天大學機電學院飛行器制造與工程專業(yè),2013年2月,還是大一學生的陳都靈在Facejoking校花校草評選中被推到了“女神排行榜”冠軍的位置,而清華大學的章澤天緊隨其后,屈居第二。在此次評選中,陳都靈是唯一用證件照評比的女生。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簡稱廈門一中,是福建省首批辦好的重點中學暨福建省普通中學一級達標學校,是福建省省級文明單位。
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創(chuàng)建于清朝光緒年間的1906年。1951年2月,稱福建省廈門第一中學。1953年定為省重點中學。
截至2007年12月,學校占地約12萬平方米,有高、初中共83個教學班(初中42個、高中63個),在校學生4000多人。
1999年,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女生洪毅穎獲得第31屆國際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競賽金牌。
2005年羅牧晴同學設計的“周年晨昏儀”,榮獲由國家科技部等大為主辦的第十五屆全國發(fā)明展覽會金牌,并獲得“華漢青少年發(fā)明專項獎”。
2005年高考,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有10篇高考滿分作文。
2013年福建省文理科語文單科狀元都出自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
2013年第27屆全國中學生化學奧林匹克決賽中,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高三黃越冬、柯云劼、林若谷勇奪2金1銀(福建省隊12人共獲3金4銀),3名同學現(xiàn)場被清華大學預錄取(本一線)。
2013年高考,福建省理科前50名,廈門市共12人,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8人;福建省理科前150名,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19人。福建省文科前20名,廈門市10人,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4人;福建省文科前100名,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13人。
2014屆福建省廈門市第一中學4名同學獲北京大學中學校長實名推薦和清華大學“百年領軍計劃”推薦,人數(shù)全省第一。
關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科技部網(wǎng)頁》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