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溫哥華水上飛機票價》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本文目錄一覽:
1、地效翼船與水上飛機有什么區(qū)別
2、溫哥華richmond 的riverdale好嗎
3、Va
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溫哥華水上飛機票價》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
本文目錄一覽:
- 1、地效翼船與水上飛機有什么區(qū)別
- 2、溫哥華richmond 的riverdale好嗎
- 3、Vancouver是加拿大的哪個城市??
- 4、溫哥華概況??
- 5、水上飛機是怎么回事水上飛機作用大嗎
- 6、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的主要型號
地效翼船與水上飛機有什么區(qū)別
地效飛行器(亦稱地效翼船、地效飛機、飛翼船)是一種在水面低空飛行的新型交通運輸工具。它貼水飛行,使升阻比高于飛機,產生除了普通意義上的升力之外的“地(水)面效應力”;發(fā)動機前置,將噴氣流導入翼下,產生墊升力,提高起飛抗浪適航性。從貼水飛行、高升阻比、具有墊升力和地效力的特性,導出一系列使用上的優(yōu)越性能:1.安全性:地效飛行器在距離水面1~6米的高度低空飛行,一旦出現(xiàn)緊急情況,可隨時在水面降落,安全性高。2.經濟性:地效飛行器的升阻比高,因此可獲得更大的承載能力和經濟性。其設計與制造對可靠性的要求、建設費用均比飛機低,售價約為同級飛機的50%~60%。地效飛行器在水面起降,不占用寶貴的土地資源,并可節(jié)省大量的機場和跑道建設費用,其通訊、導航、空地勤保障條件要求也較低,運營成本明顯低于飛機。3.高速性:地效飛行器的速度為每小時120~550公里,是船舶的數倍至數十倍。4.舒適性:地效飛行器在水面以上飛行,不直接受海浪沖擊,所以顛簸程度比船舶小得多,也沒有高空強氣流造成的顛簸。艙內噪音程度與大型客機相當。5.適航性:地效飛行器不受空中管制的限制,出航方便。它使用起來機動性好,耐波性強,適航性高。由于地效飛行器吃水深度很小,又可在水面隨處起飛和降落,因此它可以到達一般船舶和飛機難以到達的島嶼和水域。除了水面之外,地效飛行器還可以在平坦的冰雪原、草原、灘涂、沼澤上飛行。6.隱蔽性:地效飛行器可在超低空地面雷達的盲區(qū)飛行,不易被敵方發(fā)現(xiàn),更難以實施瞄準攻擊。可以說,地效飛行器是人類的新發(fā)明,是繼車輛、船舶、飛機之后的第四大交通運輸工具,憑借其獨特的性能優(yōu)勢獲得了諸如“航空母艦的撒手锏”、“電子戰(zhàn)的運載平臺”、“突擊登陸的理想工具”、“海上救援流動醫(yī)院”、“海上超低空新作戰(zhàn)空間”等等的美稱。
溫哥華richmond 的riverdale好嗎
Riverdale在列治文市區(qū)的西北部,在列治文來說,算是比較好的區(qū)。列治文的房價,以3號路為界(這是市區(qū)中間一條南北向的干道),西邊比東邊貴很多。而同在3號路以西,則大致來說,北邊比南邊要稍貴一些,當然這點不像前面那點那么絕對。比如西部的最北端,因為離機場太近(只隔著一條河,而且河道本身就是水上飛機的“跑道”),噪音很大,有的人就不太喜歡這里。
Vancouver是加拿大的哪個城市??
溫哥華
概況
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溫哥華市(Vancouver),位于加拿大最西部濱鄰太平洋。依山伴海,山明水繡,氣候宜人,多次被聯(lián)合國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溫哥華地區(qū)主要包括:溫哥華市,烈治文市,本拿比市,素里市,三角洲市,二埤市,高貴林市和高貴林港市。根據2003年的統(tǒng)計結果,溫哥華地區(qū)的華裔人口達三十四萬多人,占當地總人口的17%,為加拿大華裔比例最高的城市。溫哥華和臨近的滑雪勝地威斯勒市成功地取得了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這將會極大地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
溫哥華的交通
溫哥華市不僅交通道路四通八達而且交通運輸工具也十分豐富,除傳統(tǒng)運輸工具外最有特色的還有:水上飛機,架空列車(Sky Train),水上公共車(Sea Bus),旅游火車和馬車等。
溫哥華的旅游景點
旅游業(yè)是溫哥華的主要產業(yè),各種大小不等的公園,滑雪場K埗?虺。?閭搴L埠途暗閌?皇な?3??騫藎??鐫埃?估攔鶯兔朗豕菀?輾淹餳負跛??IMG height=150 src="pics/park1.gif" width=220 align=right border=0公園都是免費的。如果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旅游或宿營要十分小心灰熊,美洲豹和郊狼等動物,如果到裸體海灘也沒有必要裸體和不好意思,這只是一種文化。
溫哥華的購物中心
大型購物中心,商場和知名零售商辨別遍布大溫地區(qū),其中以位于大溫地區(qū)中心的鐵道鎮(zhèn)購物中心(Metrotown Center)最大,她由上下三層購物商場大小商家多不勝數。多路公共汽車和架空列車構成交通網,此外地下也有三層免費停車場,十分方便。一些加拿大的公司如:大型家用電器和電腦商Future Shop, 大型食品和日用百貨商Super Store和大型華人食品商T T Superstore大統(tǒng)華等都是當地華人經常光顧的地方。
溫哥華的主要教育機構
溫哥華地區(qū)共有兩所公立大學,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成立于1908年,是加拿大最好的五所大學之一。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iser University)成立于1963年是卑詩省的主要大學。主要學院有:卑詩理工學院(),卑詩省最好的工科學院,蘭嘉華學院(Langara College),加碧連奴學院(Capilango College),道格拉斯學院(Douglas College)和溫哥華社區(qū)學院(VCC)等,而溫哥華教育局(VSB)則負責中小學教育。
溫哥華概況??
溫哥華概況
加拿大第三大城市溫哥華市(Vancouver),位于加拿大最西部濱鄰太平洋。依山伴海,山明水繡,氣候宜人,多次被聯(lián)合國評為最適宜人類居住的城市。溫哥華地區(qū)主要包括:溫哥華市,烈治文市,本拿比市,素里市,三角洲市,二埤市,高貴林市和高貴林港市。根據2003年的統(tǒng)計結果,溫哥華地區(qū)的華裔人口達三十四萬多人,占當地總人口的17%,為加拿大華裔比例最高的城市。溫哥華和臨近的滑雪勝地威斯勒市成功地取得了2010年冬季奧運會的舉辦權,這將會極大地促進當地經濟發(fā)展。
有用鏈接:
溫哥華市地圖,溫哥華市圖片,街道地址查詢,公共圖書館,電影院,有線電視臺節(jié)目,汽油價格,房地產信息,電話號碼查人,商業(yè)機構查詢,房屋出租信息,熱門信息板,聊天室。
溫哥華的交通
溫哥華市不僅交通道路四通八達而且交通運輸工具也十分豐富,除傳統(tǒng)運輸工具外最有特色的還有:水上飛機,架空列車(Sky Train),水上公共車(Sea Bus),旅游火車和馬車等。
有用鏈接:
飛機航班信息,溫哥華國際機場平面圖,公共汽車,架空列車和水上公共車運行時刻和路線情況。
溫哥華的旅游景點
旅游業(yè)是溫哥華的主要產業(yè),各種大小不等的公園,滑雪場,高爾夫場,裸體海灘和景點數不勝數。除水族館,動物園,展覽館和美術館要收費外幾乎所有公園都是免費的。如果到人煙稀少的地方旅游或宿營要十分小心灰熊,美洲豹和郊狼等動物,如果到裸體海灘也沒有必要裸體和不好意思,這只是一種文化。
主要公園和景點圖片:
溫哥華市中心,煤氣鎮(zhèn),故蘭湖島,孫中山公園,唐人街,吊橋公園,史單利公園,伊麗沙白公園,本拿比中央公園,本拿比山公園,魚人碼頭。
溫哥華的購物中心
大型購物中心,商場和知名零售商辨別遍布大溫地區(qū),其中以位于大溫地區(qū)中心的鐵道鎮(zhèn)購物中心(Metrotown Center)最大,她由上下三層購物商場大小商家多不勝數。多路公共汽車和架空列車構成交通網,此外地下也有三層免費停車場,十分方便。一些加拿大的公司如:大型家用電器和電腦商Future Shop, 大型食品和日用百貨商Super Store和大型華人食品商T T Superstore大統(tǒng)華等都是當地華人經常光顧的地方。
知名購物中心及其地址如下:
Metrotown Center, Oakridge Mall, Richmond Center, Lansdown Mall, Loheed Mall, Coquitlam Center 等。
溫哥華的主要教育機構
溫哥華地區(qū)共有兩所公立大學,卑詩大學(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成立于1908年,是加拿大最好的五所大學之一。西門菲莎大學(Simon Friser University)成立于1963年是卑詩省的主要大學。主要學院有:卑詩理工學院(BCIT),卑詩省最好的工科學院,蘭嘉華學院(Langara College),加碧連奴學院(Capilango College),道格拉斯學院(Douglas College)和溫哥華社區(qū)學院(VCC)等,而溫哥華教育局(VSB)則負責中小學教育。
水上飛機是怎么回事水上飛機作用大嗎
水上飛機只是有類似于船形的浮體,可能使飛機能在水面停留。起飛時時浮體在水面滑行。當升力達到后飛機就會離開水面飛了。
其實,浮體相當于陸上飛機的輪子。
PBY卡特琳娜水上飛機的主要型號
在 1935 年 6 月 29 日簽訂的 60 架 PBY-1 的合同中,單價是 9 萬美元連備件。1936 年 9 月聯(lián)合開始交付 PBY-1,10 月 5 日首架生產型在圣迭戈林德伯格機場(Lindbergh Field)的聯(lián)合工廠被海軍機組接收,后者駕機飛過圣迭戈灣抵達北島(North Island)的海軍航空站。11F 巡邏中隊(VP-11F)成為海軍首個接收 PBY 的單位,但同一基地的 6F 中隊(VP-6F)卻成為首個完全裝備 PBY 的中隊。PBY-1 的動力裝置是普惠 R-1830-64,起飛功率 900 馬力。自衛(wèi)武器包括機鼻機槍轉塔的一挺 7.62 毫米機槍,腰部機槍站的兩挺 7.62 毫米機槍,以及腹部機艙內的一挺 7.62 毫米機槍。除腹部機槍備彈 500 發(fā)外,其余機槍都是 1,000 發(fā)。腰部機槍站也可以安裝 12.7 毫米機槍,但彈藥減少到 800 發(fā)。攻擊武器包括 4 枚 147 千克深水炸彈,4 枚 225 千克炸彈,或 4 枚 454 千克炸彈,或兩枚 646 千克 MarkXIII 魚雷。
艦隊巡邏中隊在 P2Y 上獲得的經驗幫助他們順利過渡到 PBY-1,從此 PBY 系列開始樹立了性能與可靠性方面的良好聲譽。與所有新型號一樣,服役初始總會碰到一些問題,但其中大部分都無關緊要。海軍、聯(lián)合、普惠三方迅速制定出修正措施,或在中隊人員的幫助下,或由廠商駐基地技術人員付諸實施。
由于對 PBY 可靠性的信任,許多中隊在換裝 PBY 后都選擇了從換裝地直飛基地,這幾乎成為 PBY 交付的傳統(tǒng)。珍珠港基地的 VP-6F 中隊前往圣迭戈換裝 PBY-1,換裝完畢后該中隊于 1937 年 1 月 27 日傍晚駕駛 12 架 PBY-1 編隊飛離圣迭戈,21 小時 48 分后抵達珍珠港上空,這是一次跨太平洋的遠距飛行,也是 PBY 首次“例行”大規(guī)模交付飛行。1937 年 4 月,VP-11F 將 12 架 PBY-1 轉場至夏威夷,6 月 VP-3F 將 23 架轉場至運河區(qū)可可-瑣羅(Coco Solo)基地,航程 5,297 公里,耗時 27 小時 58 分。所有這些飛行都按時完成且沒有遭遇事故或機械故障,轟動一時。
最后一架 PBY-1 于 1941 年 11 月 25 日交付艦隊巡邏中隊。在太平洋戰(zhàn)爭初期,僅剩一小部分 PBY-1 繼續(xù)在一線中隊中服役,大部分幸存飛機(至 1941 年底,60 架飛機損失 6 架)被轉交給位于杰克遜維爾(Jacksonvilie)和科珀斯克里斯蒂(Corpus Christi)的訓練中隊。1945 年 1 月 31 日最后 1 架 PBY-1 在科珀斯克里斯蒂退役。 1936 年 7 月 25 日,就在第一架 PBY-1 交付前的一個多月,軍方與聯(lián)合簽訂了 PBY-2 的生產合同,總數 50 架。PBY-2 沿用了 -1 的發(fā)動機,主要改進之處是整體式平尾及嵌入式升降舵,方向舵中段開槽以容納平尾根部,這樣消除了 PBY-1 上為避免干擾方向舵而在升降舵根部的 V 形缺口。有 14 架 PBY-2 安裝了寇蒂斯電氣(Curtiss Electric)螺旋槳,是唯一沒裝備漢密爾頓螺旋槳的一批 PBY。
首架 PBY-2 在 1937 年 6 月完工,圣迭戈第 11 巡邏中隊首先裝備新型號,到 10 月接收完畢 12 架??煽?瑣羅的 VP-2 到 11 月?lián)Q裝完畢,珍珠港的 VP-10 在年末接收完畢 12 架。VP-7 和 VP-17 在 1938 年 1 月 PBY-2 生產結束時部分裝備了該機。借鑒裝備 PBY-1 時的經驗,換裝 PBY-2 的中隊都前往圣迭戈進行換裝訓練,隨后駕駛新飛機返回基地。VP-2 于 1937 年 12 月 8 日將 14 架 PBY-2 轉場返回運河區(qū)可可-瑣羅基地。1938 年 1 月 19 日,創(chuàng)造跨太平洋轉場飛行先例的 VP-10 中隊(1934 年 1 月 10/11 日駕駛 6 架 P2Y-1 轉場至夏威夷)將 18 架 PBY 轉場到夏威夷,航程 4,108 公里,耗時 20 小時 30 分。1942 年 5 月 21 日,巡邏中隊的最后一架 PBY-2 轉交給訓練司令部,1945 年 4 月 30 日,最后一架 PBY-2 從海軍裝備清單上注銷。 1936 年海軍與聯(lián)合簽訂了 66 架 PBY-3 的訂單。PBY-3 根據部隊使用經驗做了一些細微之處的改進,結構上有些變化,另外還增加了一些裝備,但總體而言與 PBY-2 區(qū)別不大。PBY-3 裝備 900 馬力的普惠 R-1830-66 發(fā)動機,這樣盡管總重有所增加,性能還是有所提高。新發(fā)動機采用下吸式汽化器,所以原先型號在發(fā)動機罩下方的汽化器進氣口被移到頂部。
圣迭戈的 VP-7 和 VP-9,珍珠港的 VP-4 和 VP-18,可可-瑣羅的 VP-5,以及新近在西雅圖成立的 VP-16,在 1937/38 年間都換裝了 PBY-3。VP-4 和 VP-5 自行將他們的新飛機飛回基地,遵循海軍單位自行將飛機從交付地飛回基地的政策。
珍珠港的 VP-21 和 VP-22,可可-瑣羅的 VP-32 到 1941 年 12 月 7 日才完全裝備 PBY-3。珍珠港事件中,VP-22 有 6 架 PBY-3 被毀。1943 年 3 月 11 日,最后一架 PBY-3 從可可-瑣羅的 VP-32 中隊退役,與先前型號一樣,退役的 PBY-3 都轉到訓練司令部。1945 年 5 月 31 日最后一架 PBY-3 從海軍退役。 1937 年 12 月 18 日海軍定購了 33 架 PBY-3,這是所有 PBY 家族中數量最少的型號,且最后 4 架被用作 PBY-5 的試驗臺。PBY-4 與 -3 之間的區(qū)別不大,發(fā)動機改為普惠 R-1830-72,起飛功率 1,050 馬力,3,658 米高度功率 900 馬力,極速 317 公里/小時。螺旋槳轂裝有整流罩,這是 PBY-4 獨有的。
最后 4 架 PBY-4,BuNo1241、1242 和 1243 成為 PBY-5 的測試機,安裝了腰部氣泡狀觀察窗,其中 1241 還安裝了為 PBY-5 設計的新垂尾和發(fā)動機艙。
1938 年年中,隸屬珍珠港第 2 巡邏機聯(lián)隊的 VP-1,在交出了 PK-1 雙翼機后前往圣迭戈換裝 PBY-4 并進行訓練。換裝結束后,該中隊在 1939 年 6 月 28 日將 15 架 PBY-4 飛回夏威夷。9 月 VP-1 更名 VP-21,受命前往菲律賓加入大西洋艦隊。在這次途徑中途島、威克島和關島的史無前例飛行中該中隊沒有發(fā)生事故,順利抵達菲律賓,成為建設中的美國海軍遠東空中力量的重要組成部分。1940 年該中隊被編入大西洋艦隊第 10 巡邏機聯(lián)隊,番號又改回到 VP-1。
其他裝備 PBY-4 的單位只有 VP-18,也隸屬第 2 巡邏機聯(lián)隊。到 1939 年年中,該中隊已裝備了 16 架嶄新的 PBY-4,番號改為 VP-13,但是在 1939 年 7 月海軍巡邏中隊整編時又改為 VP-26。這還不是最終的番號,與 VP-1 中隊一樣,VP-26 沿著 VP-1 的飛行路線前往菲律賓,1940 年 12 月 16 日抵達馬尼拉,加入新成立的第 10 巡邏機聯(lián)隊,該聯(lián)隊母港菲律賓卡威提海軍航空站(NAS Cavite)。VP-1 最終番號為 VP-101,VP-26 為 VP-102。 1939 年秋聯(lián)合公司的 PBY 項目似乎陷入了低谷,此時離最后一架 PBY-4 交付海軍已近一年,在一線服役的 PBY 也將退役,而聯(lián)合公司更先進的 Model 31 還在研制中。但 9 月希特勒入侵波蘭后英德開戰(zhàn),皇家空軍立即向聯(lián)合定購了 106 架 Model 28-5(PBY-5),英國稱為卡特林娜 I。1939 年 9 月美國確立了中立巡邏方針,從而對巡邏機的需求量大增。12 月 20 日美國海軍采購 200 架 PBY-5,這是自一戰(zhàn)一來美國海軍最大的一筆軍機采購。PBY-5 的幾處改進已經在最后交付的 4 架 PBY-4 上經過了驗證。平尾和升降舵經過,方向舵后緣成直線。在外觀上最顯著的變化就是將原先腰部機槍窗口的滑動門改為氣泡狀觀察窗,擴大了腰部機槍手的射擊觀察范圍,并將自衛(wèi)武器統(tǒng)一為 12.7 毫米口徑。另外把 PBY-4 安裝在機身上的無線電測向儀環(huán)形天線移到機翼上。PBY-5 的動力裝置為一對普惠 R-1830-82,起飛功率 1,200 馬力,驅動漢密爾頓標準液壓控制螺旋槳。PBY-5 極速 322 公里/小時,最大航程 3,162 公里。1940 年 9 月海軍接收了首架 PBY-5。第二架 PBY-5 BuNo 2290 轉交給海岸警衛(wèi)隊。9 月 15 日,海軍又增訂 90 架 PBY-5,并在 10 月將“卡特林娜”定為 PBY 正式綽號。英國定購的 Model 28-5 在 1940 年 11 月開始交付,因在裝備上的略微不同又被分為卡特林娜 I/II 型。這些出口的飛機由美國對外航空公司的機組人員先飛到英屬殖民地百慕達群島(Bermuda),然后英國機組人員接手完成前往英國的最后飛行。皇家空軍海防總隊第 209 和 240 中隊首批裝備了卡特林娜。美國海軍派出了 16 名經驗豐富的 PBY 飛行員來幫助英國同行進行轉換。1941 年 5 月,第 209 中隊編號 WQ-Z 的卡特林娜發(fā)現(xiàn)了在北大西洋逃逸的俾斯麥號戰(zhàn)列艦。
1940~1941 年間,聯(lián)合不斷接到水上巡邏機的追加訂單,卡特林娜是當時盟國唯一的水上巡邏機。澳大利亞定購了 18 架卡特林娜 I,加拿大定購 36 架,稱為坎索,荷蘭為東印度軍隊定購 36 架,法國定購 30 架,法國陷落后這批飛機轉交給了英國。這些出口的卡特林娜與美國海軍的飛機共用同一生產線,結構上與海軍的 PBY-5 一樣,但在內部的軍械、無線電、救生裝備等細節(jié)之處按購買方標準實施,所以各不相同。 1939 年春最后一架生產型 PBY-4 BuNo 1245 被改裝為水陸兩用飛機,安裝了可收放前三點式起落架。前起落架完全收入前機腹,主起落架收入機身兩側的輪艙內。改裝完畢后飛機空重增加了 1,043 千克,型號也改為 XPBY-5A。原型機在 1939 年 11 月 22 日首飛。認識到水陸兩用飛機的實用性與多功能性后,海軍在 1939 年 2 月簽訂了合同,將定購的后 30 架 PBY-5 改為 PBY-5A 兩棲機。盟國跟進定購 PBY-5A 兩棲機。1940 年 12 月 5 日海軍又增訂了 134 架 PBY-5A,1941 年 6 月增訂 30 架,1941 年 10 月增訂 22 架。1940 年波音在溫哥華的波音加拿大工廠開始按許可證生產 PBY,首批 55 架坎索 A(PBY-5A)是由聯(lián)合提供的組件組裝的。
1953年10月2日,空軍第14殲擊航空兵師第42殲擊航空兵團飛行員曹永在青島附近乍連島上空擊傷1架PBY-5A。
1953年11月6日9時5分,中國海岸警戒雷達發(fā)現(xiàn)1架PBY-5A侵入榮城以東80公里的海面上空,伺機對青島外圍進行偵察活動。空軍殲擊航空兵14師41團值班雙機于10時升空攔截,長機為林鈞才。10:15分在乍連島東南20公里處,入侵的PBY-5A與我軍米格15交火,經過5輪攻擊,PBY-5A被擊落,機組人員悉數斃命! PBY 最后的生產型是 PBY-6A 兩棲飛機,在這種飛機上繼承了先前型號特別是 PBN 的改進。同時還增加裝甲、自衛(wèi)火力和雷達。為了不影響 PB4Y-2 私掠船(Privateer)的生產,卡特林娜的生產被移到聯(lián)合新奧爾良新廠,這個工廠原先是為已被取消的 P4Y-1 柯雷吉多爾(Corregidor)準備的。在 1945 年 1 月至 9 月間,聯(lián)合共生產了 175 架 PBY-6A,其中 30 架租借蘇聯(lián),75 架進入美國陸軍航空軍作為 OA-10B 搜救機。
關于《溫哥華水上飛機票價》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