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zhèn),逝世于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fā)明家、企業(yè)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
托馬斯·阿爾瓦·愛迪生(Thomas Alva Edison,1847年2月11日—1931年10月18日),出生于美國俄亥俄州米蘭鎮(zhèn),逝世于美國新澤西州西奧蘭治。發(fā)明家、企業(yè)家。
愛迪生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利用大量生產原則和電氣工程研究的實驗室來進行從事發(fā)明專利而對世界產生重大深遠影響的人。他發(fā)明的留聲機、電影攝影機、電燈對世界有極大影響。他一生的發(fā)明共有兩千多項,擁有專利一千多項。
主要成就有留聲機、電燈等。
誰發(fā)明了飛機
1903年12月17日,萊特兄弟制造的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在美國北卡萊納州試飛成功。
他們成功地駕駛著他們自己設計制造的重于空氣的飛行器進行了飛行。對此,人們持懷疑態(tài)度。這年年初頗受敬重的美國科學家西蒙紐康發(fā)表看法,證明靠機動力量進行飛行是不可能的。 7年前,德國著名的航空界先驅奧托-利林塔爾駕駛自己制造的飛行器墜毀身亡。然而,賴特兄弟二人說,他們這天在北卡羅來納州基蒂霍克海灘上空飛行了4次,最長的一次持續(xù)約一分鐘,飛行距離850英尺。另有5人在場目睹了他們的飛行。
賴特兄弟說,他們在代頓的自行車修理廠里解決了阻礙重于空氣的飛行器進行飛行的難題。他們說,他們的一項重要發(fā)明是運用可動的翼梢來控制飛機,這是別人從未解決過的問題。他們還制造出25馬力輕型引擎,這種引擎比從前任何一種都輕,但提供的動力比以前大。兩兄弟接著在風洞里試驗了他們自己設計制造的一系列比例模型。他們說,這項工作花費了7年多時間,耗資1000多美元。他們說,不管怎樣,只有獲得專利權之后,他們才能發(fā)表他們飛行器的詳細說明。
奧佛-萊特和韋伯-萊特兩兄弟本來經(jīng)營自行車,對機械制造技術十分在行,是當時眾多的飛行愛好者之一。他們從1896年開始研究飛行,并立志制造出一架用引擎驅動的飛機來。與其他飛行設計愛好者不同,他們很重視理論,并閱讀了空氣動力學方面的有關文獻。為了讀李塔爾的著作,他們還頑強地學會了德文。
經(jīng)過數(shù)年的反復摸索,萊特兄弟終于制造了第一架飛機“飛行者1號”。
1903年12月17日上午30分,奧佛駕駛該機在北卡羅萊納州的基蒂霍克海灘成功地進行了一次動力飛行,飛行距離為36米,在空中逗留了12秒;隨后,又由哥哥韋伯做了一次飛行,結果在5 9秒內飛行了3200米。第一架飛機就這樣誕生了。
萊特兄弟繼續(xù)對飛機進行改進,于1904年和1905年分別造出了“飛行者2號”和“飛行者3號”,1905年10月5日韋伯駕駛的飛行者3號持續(xù)飛行了38分鐘,航程達39公里。也就是說,“飛行者3號”實際上已經(jīng)具有了實用效能。
萊特兄弟確信一個飛行器的時代已經(jīng)來臨。之后的幾年,他們一面改進飛機性能,一面在世界各國做飛行表演,向人們顯示人類飛行之夢已經(jīng)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