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1. 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2. 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
1. 先秦時期:婦女不穿褲子穿裙子,人們常說的衣裳指的是衣服和裙子,上為衣,下為裳
2. 漢朝時期:最有名的是留仙裙,而且漢朝女人每層衣服的領子必須露出。層層疊疊可以超過3層,名曰三重衣。
3. 魏晉南北朝時期:這時的條紋間色裙走紅,飄逸的長裙是諸位貴族女士的標配,而曳地五尺是常用標準,寬大的袖口綴有不同顏色的袖貼,條紋間色長裙讓視覺很有跳躍感。
4. 隋唐時期:隋朝時隋文帝厲行節(jié)儉,衣著簡樸,不注重服裝的等級尊卑,在位時平時只戴烏紗帽。到唐朝,是我國封建社會的鼎盛時期,服飾也趨向于表現(xiàn)自由、豐滿、肥壯的藝術風格。唐朝時期的女子服飾,可謂中國服裝中最為精彩的 篇章,其冠服之豐美華麗,妝飾之奇異紛繁,都令人目不暇接。
5. 宋遼夏金元:宋代基本保留了漢民族服飾的風格,遼、西夏、金及元代的服飾則分別具有契丹、黨項、女真及蒙古民族的特點。各民族服飾再度交流與融合。
6. 明代:恢復漢族的傳統(tǒng),明太祖朱元璋重新制定漢服服飾制度。明代皇帝戴烏紗折上巾(烏紗翼善冠),帽翅自后部向上豎起。明初要求衣冠恢復唐制,其法服的式樣與唐代相近,只是將進賢冠改為梁冠,又增加了忠靖冠等冠式。
7. 清代:清王朝取代朱明,即以暴力手段推行剃發(fā)易服,按滿族習俗統(tǒng)一男子服飾。順治九年(1652),欽定《服色肩輿條例》頒行,從此廢除了濃厚漢民族色彩的冠冕衣裳。明代男子一律蓄發(fā)挽髻,著寬松衣,穿長統(tǒng)襪、淺面鞋;清時則剃發(fā)留辮,辮垂腦后,穿瘦削的馬蹄袖箭衣、緊襪、深統(tǒng)靴。但官民服飾依律涇渭分明。
8. 民國時期:(1)男裝:民國初年出現(xiàn)西裝革履與長袍馬褂并行不悖的局面。穿著中西裝都戴禮帽,被認為是最莊重的服飾。20年代前后出現(xiàn)中山裝、逐漸在城市普及。廣大農(nóng)村一直沿用傳統(tǒng)的襖褲,頭戴氈帽或斗笠,腳著自家縫納的布鞋。
(2)女裝:辛亥革命帶來了多樣化,一身襖褲之外,又多穿用襖裙套裝。20年代以來,婦女喜愛旗袍,旗袍逐漸成為時裝而不衰。
9. 現(xiàn)代服飾:中山裝漸成男子主體服裝,此外流行過軍便裝,人民裝;女裝受蘇聯(lián)影響,連衣裙風靡城市,此外還流行過列寧裝等。但在農(nóng)村,上衣下褲一直是大多數(shù)農(nóng)民的傳統(tǒng)裝束。1978年后,中國實行改革開放政策,體現(xiàn)時代精神、具有中華民族特色的服飾如雨后春筍般發(fā)展起來,面貌簇新。